第A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升级之困

 “APEC蓝”虽然时光短暂,还是给人们留下无限憧憬。

 而当11月12日保障APEC空气质量应急案一取消,六省市又相继开启了企业全面复产的浪潮。

 11月20日到21日,距离APEC会议周结束一周,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京津冀治霾重镇河北省,在钢铁高炉林立的唐山市丰润区,以及玻璃窑炉密布的邢台沙河市,所见之处白烟喷薄,浓霾深锁,运煤车和拉货车穿梭如织。这期间,这两个城市的PM2.5一度冲高接近爆表。

 相关市场调研机构跟踪的数据显示,APEC会议周期间,唐山400多家企业停限产对当地钢铁产量影响较大。作为全国玻璃现期货价格风向标的沙河,企业停限产也带来地区性玻璃价格的波动。

 唐山丰润区城南钢材市场内一家钢贸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1台180平米左右的钢铁烧结机闷火一天的损失就达数十万元。在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区,一家玻璃深加工企业经理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上游玻璃原片生产商停产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有些让下游深加工企业吃不消。

 企业对于停限产高度敏感,折射出当前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治霾措施所面临的难题。燕山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宋来洲对记者表示,按照理想的状况,河北省8000多家污染户停限产所腾出的产业发展空间,理应由更环保更高端的产业来接替。

 但一组数字显示的情况是,自去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来,尽管各地相继压减了上千万吨燃煤消费量,传统重污染行业也淘汰了数千万吨落后产能,但截至目前,钢铁、水泥、焦化和玻璃依然占河北超6成的财税收入,即便已告别重污染行业的北京市,2014年燃煤消费量仍将达2000万吨以上。

 2013年以来,以出台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为契机,钢铁大省河北就开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今年10月,河北钢铁集团下属的石家庄钢铁启动外迁,被认为“打响了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枪”。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一枪的打响,背后饱含曲折历程,也成为京津冀产业艰难转型升级的缩影。

 早在2008年,石家庄市政府就提出将一批主城区工业企业陆续搬迁,石钢位列其中。当时石钢被要求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搬迁,目的地拟定河北省黄骅港。这一计划不久便搁浅。2013年6月20日,石家庄市制定了新一轮市区工业企业搬迁计划,当地18家污染企业搬迁时间表曝光,石钢再次上榜。按照该时间表要求,石钢需在2017年完成搬迁。2014年6月国家批复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后,才有了上述石钢搬迁的实质性进展,不过,最终搬迁目的地敲定为石家庄郊区的井陉矿区。

 石钢搬迁井陉矿区的消息公布后,众多业内人士直指这是在原搬迁计划上的折中方案,无论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污染治理的成效上都可能大打折扣。

 按照河北省计划,还有20个重点企业搬迁项目将在2017年完成,但至今均未见大动静。

 对于石钢搬迁最终方案的考量,石钢总经理于根茂曾对外界表示,一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石钢公司的搬迁费用为100亿元,如果是选择向黄骅港等沿海地区转移,资金显然有些捉襟见肘;二是因为石钢主要生产特钢,相较于普钢,特钢对技术型人才的依赖明显更高,如果异地搬迁,很多原有的技术人才将会流失。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境经济政策部主任助理董战峰对记者表示,这些考量因素或将成为上述20个计划内搬迁项目均难规避的问题,这些因素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决定河北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成败。

 在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采访中,当被问及转型发展的话题时,上述唐山和沙河市的企业人士均一脸茫然。唐山钢贸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过后,他之前所在的钢贸公司因为资金链出问题而倒闭,他也曾四处寻找别的出路,“可转了一圈,还是回头做起了老本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