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期货·大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要内地多多“关照”

 大约半个月前,沪港两地证券界迎来了互联互通,投资者们欢欣鼓舞,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其实,不瞒大家,我们三兄弟也有这样的“中国梦”,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香港与内地的商品市场互联互通。

 我们现任的港交所掌舵者李小加之前也在去年LME年会上说过,港交所与内地同业存在竞争与合作,但港交所的战略是“不在存量上竞争,共同合作创造增量”,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是港交所发展流动性和参与者的动力,希望可以把港交所逐步打造成一个国际产品可以接触内地市场、内地产品可以接触国际市场,“国际流量与内地流量逐步实现互联互通”的商品发展平台。也就是说,把沪港通的模式复制到商品市场领域。

 在内地的格林大华期货总监李永民也说,迄今为止,国内期货国际化的程度远大于证券市场,这是因为影响国内期货价格走势的因素不仅包括国内因素,还包括国际因素,从实际情况看,国内期货价格与国际期货价格保持较高的相关性就是证明,从今后看,商品期货国际化可以通过互挂期货合约,甚至交割方面互通方式推动。

 香港金山期货董事总经理程立军也表示,证券市场沪港通意味着与国际市场部分接轨,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整个结构不同,也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开放过,但后来停下来了,真正的“商品通”不需太复杂,而是政策允许,因为核心是货币兑换问题,当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了,两地市场就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了。

 另外有一位期货界资深人士说,港交所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后的发展“三部曲”:第一步是整合伦敦金属交易所资源,搭建交易、结算等体系,第二步就是“东移”,伦敦金属交易所作为全球重要的金属定价地,亚洲投资者越来越多参与其中,但很多规则、制度对于亚洲投资者并不适应,“东移”就是要使伦敦金属交易所不适合中国交易者的规则、制度变得适合中国交易者。第三步就是推动商品市场实现沪港通,使国内外投资者互通互联,通过这一制度安排使得国内外的投资者能够实现各自在本土市场通过各自本土的规则、制度投资于全球性市场,将原本无法克服的诸如交易时间、交割等制度上的差异消化掉,国内外的投资者只需要面对本地的交易所、经纪商和制度。

 “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国内商品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港交所的迷你合约将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宝城期货程小勇也这么认为,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国内很多投资者参与国际商品市场交易诸多不便,尽管可以通过国内期货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但是资金划算、头寸结算、交割和汇率波动等方面都面临很多障碍。特别是对于具备国际化业务的机构投资者和实体企业,更是迫切需要沪港通之后的商品通,可以自由参与国际商品交易。

 对内地投资者来说,套期保值交易是很看重的一点。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由于港交所的工业金属迷你合约已经实现了人民币计价,并且包含了到岸升水等潜在的溢价,因此可以直接通过港交所迷你合约进行保值,只不过需要额外增加对每日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价差进行对冲,其他的套期保值的模式和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工业金属几乎是相同的。

 另外,我们迷你合约是现金结算的,因此企业运用港交所迷你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可以节省很多交割费用,如运费、仓储费之类的,但需要关注基差变动风险。

 一位香港的期货界人士说,港交所一直在积极拓展相关工作,包括修改规则、重心东移,真正效果还需要实践检验,事实上LME七八年前推出过迷你合约,新交所三四年前也推出过类似迷你合约,但最终都不了了之,但港交所离成功更近一些,既是LME股东,推出的又是人民币小合约。

 所以,拭目以待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