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衍生品/对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3.5万手!期指持仓量再创历史新高
王姣
国债

股指期货

 □本报记者 王姣

 

 继上周五意外宣布降息后,央行昨日再次出手引导利率预期下行,市场继续沉浸在货币宽松的热情中,多头主力主导盘面的格局下,期指涨势如虹,主力合约一举冲破2700点大关,日涨幅超过50点。

 伴随四连阳强势格局的持续,股指期货四合约总持仓量大幅增仓9339手,再创新高21.63万手,盘中最大持仓甚至一度高达23.5万手。而从昨日前20席位持仓变动来看,尽管多单入场积极,不过由于昨日期指主力合约升水现货沪深300指数的幅度达到38.8点,空单套保需求趋于旺盛,导致昨日空单较大增加,净空单也因而增加了1000余手。

 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本次降息对实体经济影响较为有限,但央行下调正回购利率引发市场对于未来宽松政策更多的预期,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风险偏好,且目前的高升水状态表明市场看多氛围较浓,短期对后市走势依旧保持乐观。

 期指四连阳

 昨日期指四大合约继续全线收涨,其中主力合约IF1412跳空高开,全天强势上行,最终日涨50.8点或1.9%,报2724.4点。现货方面,昨日沪深300跳空高开,随后在个股全线飘红带动下继续强势拉升,收盘报2685.56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6.30点或1.37%。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期指日内大手笔增仓9339手至216265手,创历史新高,其中主力合约IF1412持仓增仓3865手至179733手,成交1024900手。中金所盘后数据进一步显示,多空双方都加仓明显,而空方增仓力度更大。如IF1412合约上,前20席位持买单量增加3016手,前20席位持卖单量增加3291手;IF1503合约上,前20席位持买单量增加1865手,前20席位持卖单量增加2723手。

 “昨日盘后持仓创新高,各席位的持仓变化大多都是短线投机属性较强,整体来看,多空席位力量对比平衡,持仓没有特别的倾向性。成交持仓比将近5倍,交投依然很活跃。”五矿期货分析师许彬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场内资金已经接近饱和,很难想象持仓还能再上一个台阶,眼下市场分歧很大,后市发生大波动的概率很高,空单套保的需求也会很旺盛。

 银河期货研究员周帆同时表示,从中金所前20大持仓来看,净空增加1000多手,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基差已经较大,期现套利盘介入的可能性较高,所以才会导致空单较大增加。因此,从前二十大持仓来看,各大机构股指的投机盘应该多空增减较为平衡,没有明显的方向性指示。

 “从基差价差来看,市场对近期行情有所预期,对于后市走势依旧保持乐观。”据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员胡江来介绍,主力基差上周四尾盘开始拉升,从8点运行至本周一的30点上方,周二基差回落后再度冲击新高,尾盘部分时间主力基差已经达到40点上方,最高42.57点。3月与12月价差同样出现拉升,价差从19日的19点位置开始拉升,本周一已经抵达30点附近,周二部分时间继续处于30点上方。

 看涨情绪高涨

 继突如其来的降息引爆市场之后,昨日正回购利率的下调再给市场带来意料之中的惊喜。央行公告显示,周二仅开展50亿元正回购,较上周缩量5成,不仅创下了本轮14天正回购重启来的“地量”。市场备受关心的中标利率,也下降了20个基点至3.2%。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宽松政策仍有可能继续出台,新股申购资金冻结高峰亦未能撼动涨势,近期股指有望继续维持强势格局。

 对于近期期指的疯狂涨势,许彬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降息,“昨日整体市场情绪面依然向好,新股申购的资金紧张都被选择性忽略。虽然近日还有IPO资金冻结的影响,但是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正回购量比到期量少,而且利率还下调,明显还是宽松的倾向。”

 周帆指出,目前期指出现大行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国内改革利好及政治经济周期的影响,会推动市场不断上行;二是国际局势对我国较为有利,形成较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以及替代能源的兴起,降低企业成本,降低了国内通胀,不仅使得企业利润增加而且使得政策宽松的余地加大。

 不过,对于本次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业内人士多半认为影响有限。“目前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不断上升,银行的风险偏好较低,利率的降低反而使得他们更加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而愿意将更多的贷款投向大国企。单纯通过货币手段来刺激经济较为有限,后续应该还会有更多政策细则出台。”周帆说。

 许彬彬告诉记者,过去降息是经济差到一定程度才降息来提振经济,而这次降息是超出预期的,时间超前,力度也很大。“降息能提高市场的风险偏好,这就是对股市的最大利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