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商品/期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商品市场孵化中国“大投行”
张利静

 □本报实习记者 张利静

 

 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渐入佳境,场外衍生品业务蓄势待发,不断更新的市场环境给市场各方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中国投行成长及未来期货经纪商角色定位,成为昨日举行的中国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与风险管理论坛上的两个核心话题。

 两个话题展开的背景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大宗商品主要需求国。2013年,中国铁矿石、原油及大豆进口量分别达到8.19亿吨、2.82亿吨及6338万吨,分别同比上升10.20%、4.03%以及8.60%,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铁矿石、大豆进口国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的市场地位。

 中国投行迎来成长期

 根据国际经验,大宗市场的发展结果是市场主体的分工更加合理化、层次化。

 国泰君安期货闻勇翔解释称,以美国市场为例,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缺乏完全从事经纪业务的专业型期货经纪商,稍有名气的期货公司都背靠现货商,以集团本身的套期保值为经营目的,比如RJ奥布润、富士通都以专门从事粮食、农产品贸易加工的集团公司作为背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金融期货品种应运而生,投资银行通过收购或设立的方式建立了专门的期货业务部门或子公司,如美林证券和摩根大通、高盛集团;进入21世纪,随着期货市场的成熟,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欧美的大型期货公司纷纷进入合并潮流。

 “一些实力较弱的期货公司在竞争中逐渐退出市场,并购狂潮成就期货帝国。”他说。

 中国商业银行早已意识到大宗市场将是银行下一个业务蓝海,而国际大型交易商已经开始布局国内市场。

 中国银行总行贸易金融部供应链融资团队主管王新良表示,近年来,广大中资大宗商品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大宗商品的勘探、开采、生产及贸易等经营活动,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以嘉能可、托克、摩科瑞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商纷纷注意到了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通过在中国进行投资布局,大举进入中国大宗商品市场。

 王新良表示,中外资大宗商品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再加上大宗商品所具有的交易金额大、价格波动剧烈、期现货市场活跃等特点,使其迫切希望银行能够在其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提供包括结算、融资、套保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以实现其在大宗商品采购、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顺利流转。“虽然中资银行在大宗商品业务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国外先进同业相比,还处于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组织架构、业务布局、产品服务、风险管理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业务专业性有待增强。”

 对于未来投行业务的推进,王新良建议还有多项工作需要跟进完善:完善组织架构搭建;完善业务全球布局;加快结构性产品创新;推进商投行产品融合;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制定行业授信政策;实行专业化授信审批;开发授信审批工具等。

 中介服务更加多元化层次化

 业内人士认为,期货经营机构的业务分离与转型也将伴随大宗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而出现崭新的面貌,从中介内涵的基础上衍生发展为多层次的丰富市场生态。

 传统的中介服务仍不可抛弃。据介绍,传统中介机构的职能主要包括三大方面:根据客户指令代理买卖期货合约、办理结算和交割手续;管理客户资金账户,控制客户交易风险;为客户提供期货市场信息,充当客户的交易顾问。

 闻勇翔表示,未来中介机构的范围和职能还将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主要有融资中介、贸易中介、清算中介以及技术中介等四个方向。

 他表示,融资中介的服务范围主要包括为投资理念成熟的个人或者机构提供融资支持,扩大投资杠杆;促进散户机构化、机构客户产品化的发展;为产业客户提供更多基于实物的融资服务需求。贸易中介的服务范围主要有:为产业机构搭建仓单置换、仓单质押、仓单交易的平台;完成从贸易、仓储、物流、风险咨询等期现结合的对冲服务,探索场外交易,为实体经济提供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服务。清算中介职能主要体现为:扩大中介服务范围,引导投资者参与各类场外、境外交易;为境外投资机构和个人提供境内衍生品市场的结算服务;扮演中央交易对手方,为各类业务提供统一清算和结算服务。

 另外,在专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介机构也将享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搭建全球化的网络交易平台;为量化交易客户提供高速、便捷的系统接入服务;开发专业化个性化的交易系统,以提升中介服务的核心竞争力等。

 “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大裂变会迎来大机遇,中国的期货经纪商一定会在未来的市场化竞争中,在法治化的环境下,在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闻勇翔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