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浙玲 李香才
中粮屯河番茄事业部北疆区总经理韩启新坚持把加工番茄产业定位为“朝阳产业”。
没有国际定价话语权、限产保价后利润被锁定、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后端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拓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的产业怎么可以被定位成朝阳产业呢?中国证券报记者对此满是疑惑。
退一步来看,即使上述问题都不是问题,在中国农业千百年来以小农分散种植为主的现实面前,任何一个农业子行业的产业化道路都是步履维艰。更何况,农业的最终归途是餐桌,事关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安全,着实是一个“操心”的行业。
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的疑惑,韩启新笑着说,无论是前端农业种植模式搭建,还是后端跟国际市场接轨,番茄产业是目前国内农业中产业化做得最好的子行业之一。不用跟别人比,比比我们中粮屯河自己的甜菜糖,“甜菜要走上番茄的路子,还需要很长时间呢!”
据不完全考证,番茄产业是迄今为止新疆唯一一个将企业发展战略上升为全疆发展战略的项目。这个“唯一”很容易理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果实质量好,特别适合做番茄酱,加上土地广袤,劳动力资源丰富,新疆无疑是国内最优良的加工番茄种植基地。
资源整合下,番茄这一新疆的资源优势成功地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一个曾参与屯河收购番茄酱产业的老人带着我们一起将时光推回到十五年前:在那个时代,屯河用一年多的时间以低成本收购了新疆原有十几家番茄酱厂,生产能力迅速达到亚洲第一;随后收购了具有20多年经营资历的美国番茄酱销售商新瑞公司和意大利甘多弗公司,并与世界知名食品品牌亨氏建立合作关系,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但是,当国际番茄酱价格受供求影响而萎靡不振时,作为行业龙头,中粮屯河于2011年底不得不联手新中基及疆内其他制酱企业限产保价。国内番茄酱生产企业的辛酸和无奈也让人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