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创业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8月23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摸底真实险资仓位
激进者大腾挪加至15%

 此外,“每家公司的管理、考核体系不同,账户经理的奖金与业绩挂钩的话,其操作就会积极得多,就可能出现7月加仓,8月略减的情况。”他预计,7月数据可能会改变险资权益类投资占比连降的局面。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也证实,今年6月开始,中国平安逐步加仓ETF及医药、消费等板块,同时留意白酒、中药等板块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选股标准将慢慢从防卫性价值型向防卫性增长型过渡。今年整体权益仓位区间会在中性偏上的水平,截至今年6月末,我们的权益仓位为8.8%。”

 实际上,相对于在股票上的倒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品种一直是险资特别是大型险资的配置重点。陈德贤说,下半年A股市场会出现交易性机会,但系统性机会仍需耐心等待。因此,投资重心是固定收益类品种。其对股市投资持谨慎态度。

 谨慎保持“中位数”

 华平认为,目前股市投资仍是波动性机会、吃饭行情,因此并未从公司层面发出整体加仓指令。

 “牛市的出现至少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要指数涨幅20%以上,二是可持续性时间达3个月以上。目前市场反弹的空间和时间都还有待验证。”华平解释说,“此轮反弹主要是政策面、资金面推动,而非基本面改善所致,有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

 7月经济数据公布后,华平偏谨慎的观点进一步强化。“从‘三驾马车’看,今年的投资肯定不好,出口只是个位数增长,消费一直不温不火,基本面不会有显著改善。市场方向可能要到9-10月才看得清楚,届时,经济数据出来了、沪港通落地了、中报出齐了。”

 华平对股市投资做出顺势而为、保持中位数水平的决策。近期仓位保持在10%以下,“持仓没有再做调整,等待右侧机会。”

 与诸多保险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的一位券商研究所负责人证实,险资机构近期对后市看法再次趋于谨慎。“7月经济数据很差,没三个月缓不过来,他们不可能再继续加仓,大多数会把前期加上的仓位减下来,未来会转向主题投资,比如沪港通、国企改革等。”

 沪港通概念并未遭弃

 叶柏将投资目光转向沪港通和一些改革概念主题上。“目前正进行一些仓位调整,未来一两个月最看好沪港通概念。”

 他说,汇丰PMI数据在反弹4个月后再次回落,从一个侧面说明未来经济反弹动力衰弱,未来一两个月里周期股的空间就很有限了。而中报披露结束后,成长股的业绩风险将得到释放,届时,市场热情可能会再次转移到成长和主题领域。“这也是我们调仓的逻辑之一。”

 上海一家合资险企的投资总监同样看好沪港通的交易性机会。他认为,由于投资规则、投资偏好和投资标的上的差异,港股投资者可能会更偏好A股市场,那些折价率高的个股会受到青睐,而中药、白酒等有特色的个股也会受到重点关注。但他认为,这类交易性投资会加剧险资投资散户化倾向,“追涨杀跌”不应是长线投资机构所为。而且,此类投资很考验手法,“当大家预期一致,往往就是风险潜伏的时候。”

 陈德贤也认为,沪港通会带来交易性机会,但市场长期走势还要以公司盈利的整体回升作为支撑,港股和A股的价差会逐渐收窄但不会彻底填平。

 在上述券商研究所负责人看来,主题投资仍将大行其道。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将叠加房地产周期下行,经济波动性将明显放大,策略上需注重周期与主题的均衡。“短期,沪港通预期、改革政策利好吸引了包括外围热钱在内的增量资金入场,这一市场反弹逻辑并未改变,但周期反弹已进入尾声,包括博弈政策放松的地产股、并购重组概念以及国企改革题材等主题投资机会在升温。”

 叶柏近期频繁出差,实地调研一些上市公司。最近的一次出差中,叶柏在电话里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与改革相关的各类消息满天飞,真假难辨。“保险资金投资追求的是安全,我们会尽量挖掘那些有内生业绩增长基础的公司,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概念炒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