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衍生品/对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估值溢价比创十年新高
对冲新思路:“空”券商 “多”银行
申鹏

 □本报记者 申鹏

 

 目前金融股中券商与银行之间的估值差异较大,板块市盈率溢价比超过7,为近10年最高水平。一方面,金融创新给予券商股更大的成长想象空间;另一方面,银行股成长性与资产质量的担忧持续压低估值。不过,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并非一朝而得,且中小券商能够分享的创新红利极为有限;此外,银行混业经营预期增强,若成行,银行必将分食券商蛋糕。因此从长期来看,二者估值溢价可能向低水平回归,操作上可利用两融工具“做空”这一指标。

 券商银行估值溢价创新高

 同为金融板块的银行股与券商股,长期看股价运行的大趋势基本相同。不过,就市场给予二者的估值来讲,券商股长期以来高于银行股。

 若以券商板块与银行板块的整体市盈率(TTM,剔除负值)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券商股相对银行股的估值溢价率在2012年之前从未超过400%,但2012年之后,这一指标持续攀升,目前升高至600%之上。

 从市盈率的计算方式上看,券商股股价运行趋势与银行股大体相同,但近两年的业绩表现却远逊于后者,直接导致了券商股估值远高于银行股。

 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近年来针对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使得市场对于券商股未来的成长空间极为乐观;另一方面,在2009年信贷超量增长后,银行业长期增长前景以及资产质量逐渐为投资者所担忧,极大压抑了银行股估值上升的空间。此消彼长之间,券商股相对银行股的估值溢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高溢价逻辑或将弱化

 但长期来看,支撑券商股相对银行股高溢价的逻辑可能弱化,或将导致溢价率下行。

 首先,金融创新对于券商利润增长的贡献可能并不如市场预期的乐观。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从投入与产出来看,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工具创新,都需要先有大量人力财力投入,才会有回报,这一进一出到底能够获得多少回报,不确定性极大;二是从时间看,金融创新并非一蹴而就,其为券商带来的利润就更非朝夕可待,当前券商行业正处于转型期,想依靠创新业务补足传统业务并非易事;三是就券商股个体来讲,金融创新给全行业带来的收益并非所有个体都能享用,这之中实力雄厚的大型券商更具优势,大多数中小券商想分得蛋糕并不容易。

 其次,银行在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预期逐渐增强,若成为现实,一些当前专属于券商的业务将被银行分走。实际上,目前国有大型银行已在保险、信托、基金、海外证券方面均有介入,唯独内地证券业务没有开放,但银行拿到“全金融牌照”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日前有传闻称,建行正在向监管部门申请内地券商牌照。有分析人士认为,若银行开展券商业务,则现有证券业格局可能被打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部分市场被抢走”。

 利用两融做空估值溢价

 基于此,若看好券商股估值溢价下行,可利用两融工具“做空”这一指标,也就是融出券商股,同时买进相当金额的银行股。

 考虑到银行股与券商股价格波动在大趋势上趋同,因此这一对冲策略可以规避整体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当然同时也会限制市场上涨时的盈利幅度。

 分析人士指出,该策略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银行股短期表现远远强于券商股,获利盘也更多,因此潜在的下行空间较大,但这只是对短期而言,长期看获得低风险盈利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因此,投资者在实施这一策略需选择时点,若未来市场中出现券商股短线强于银行股的情况,则可“低吸”银行的同时“高抛”券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