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海外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2月23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发达国家五大动向
刘洪

 □刘洪

 

 过去五年,世界经济危机不断,发达国家成为最大负面因素,乃是不争的事实。从未来一段时间看,发达国家呈现出至少五种颇为明显的走向。这些走向,有些是发达国家不得已而为之,但有些则难免有“输出危机”的嫌疑,值得各国尤其是中国等出口大国高度关注。

 五种走向可归纳为:

 第一, 过去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现在则是努力“去全球化”;第二,过去主动促进产业转移,现在则强调要“再工业化”;第三,过去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现在则是保护主义盛行;第四,过去经济保持中速增长,今后很可能是低速或超低速增长;第五,过去基本都是负债消费,现在则在努力“去债务化”。

 其中,第五种走向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自身失衡的必然结果,“去债务化”是一种痛苦但却是必须的抉择,否则只能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最后沦落到与希腊同样的境地。这种走向,从短期看,可能对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能力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冲击到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但从长远来看,套句时髦的话讲,有助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种走向,三者其实是一种变化的不同表现形式,而这种变化的核心问题,则是全球化是否正走向终结。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正是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跨国投资、人才交流大大加快,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动力。全球化也成为许多国家领导人推崇的词汇。但最近几年,这种态势却在发生逆转:国际贸易开始下滑,跨国投资疲软不堪,贸易保护主义则愈演愈烈。

 其中根源,则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看来,全球化的所得要大于所失,而国内的高失业率,促使这些国家更关注自身的利益,浑然不顾这会给其他国家带来严重损害。当然,发达国家内部对此也有争议,不同企业也各有站队,但至少在最近,反全球化趋势明显占了上风。

 以美国为例,制造业巨头通用电气在路易斯维尔的庞大电气工业园,曾是美国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象征,在1973年高峰时,这里曾雇用2.3万人。随着全球化的加剧,通用电气把冰箱等家电生产线转移到墨西哥等国,从而保持更强大的竞争力,赚取更多的利润,但作为一个负面影响,通用电气在美的雇佣人数减少了。

 但在奥巴马政府“再工业化”大棒的指挥下,通用电气的这些生产线开始从墨西哥、中国等国回迁至美国。查尔斯·菲什曼在《大西洋》月刊文章估计,到2012年末,通用电气在该工业园的雇工将达3600人,同比增长90%。作为另一个类似的举动,苹果公司去年也宣布,投资1亿美元,把电脑的部分产能放在纽约州生产。

 至于保护主义,则从最近几年美国频繁对“中国制造”实施反补贴、反倾销、特保调查等各种制裁手段即可见一斑。尽管美国口口声声表示,这些贸易救济手段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目的是回击中国的“不正当竞争”,但就连《华尔街日报》也批评,美国的某些举动实在太过分了,奥巴马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总统”。

 这一系列的逆转,让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萨缪尔森发出“全球化能否存活下来?”的疑问。西班牙经济和地缘政治分析家赫尔曼·罗佩斯则断言,未来五年世界经济形势可能将使经济保护主义回归,进而导致国际贸易萎缩,经济全球化走向终结。

 如果上述三种趋势无法改变,那自然就会出现第四个动向,即发达经济体呈现中低速增长,甚至在某些国家出现持续的衰退。尽管衰退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希腊是债务危机导致信心崩盘,日本是决策不当竞争力不足。但如果全球化真的走向终结,少有国家可能从中获益。发达国家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本土制造的增强,但从一个较宏观的角度看,世界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长盖特纳也曾坦言中美经济“风雨同舟”。其他国家经济不景气,发达国家岂能风景独好?

 而眼下不可能所有的政治家都着眼长远,正如不是所有的道路都是一帆风顺。在当前危机重重的国际大背景下,发达国家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更多是眼光向内,以邻为壑的举措不会少有。五大动向背后潜在的交锋和陷阱,其他国家不可不察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