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9版:理财风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摇号购车:想说爱你不容易
□本报记者 车亮

 □本报记者 车亮

 中签难如中彩票

 罗天已经绝望了,从两年前北京开始实行机动车摇号政策第一期开始,他就提交了申请,两年过去了,还没有摇中。随着孩子的出生,一次夫妻俩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寒风中苦等出租车的经历让罗天下定了立马买车的决心,他不能再等了,也等不起了。在朋友的介绍下,罗天和一家4S店签订了租车协议,把购车全款付给了4S店,再用归属4S店的车牌去上牌,双方签订为期两年的租车牌协议。办好手续后,罗天当时就把车开回了家。

 根据北京市小汽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显示,截至2013年1月8日24:00,小客车指标申请累计收到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共1433548个。由于北京购车指标今年全年配额、本月配额尚未公布,中签难度无法提前预计。

 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出概率帖:假如参加摇号人数固定在130万人,根据程序计算,最坏的结果如下:(1)5年后,仍有512973人不中,也就是说现在的130万摇号者,摇5年后,仍有大约40%的人摇不中,所以5年内摇不中很正常,如果摇中的话,说明你的运气大于现在130万人的平均运气。(2)10年后,仍有202562人不中,也就是说仍有大约六分之一的人摇不中,所以10年内摇不中也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摇中,说明你的运气还不算差。(3)40年后,仍有781人摇不中。(4)70年后仍有一个人没有摇中。如此低的中签率,让网友惊呼中签难如中彩票。

 更让广大苦等购车指标市民气愤的是,一些不急于购车的市民也参与到摇号当中来,他们没有很迫切的现实需要,但基于对今后号牌稀缺程度的判断,以及今后早晚会买车的预期,也加入到摇号大军中。这部分消费者中签后,很多人又不急于买车。

 据报道,从去年8月弃号现象出现后,13个月来共有30639人放弃指标,平均每个月有2357名中签人选择不购车,而每月个人购车摇号固定指标为1.76万个,这就意味着约1/8的指标到不了真正需要的人手中。一些人或者机构不想浪费自己手中的指标,经中介牵线搭桥,开始租赁号牌。

 东三环某品牌汽车4S店李经理告诉记者,一些大的经销商将闲置车转让、报废后取得更新指标,或借用个人闲置号牌,以租代售,与购车人签订协议,约定将车登记在号牌所有人名下,但由实际购车人使用,等购车人中签后再过户。虽然购车者知道租赁车牌具有很大的风险,但扛不住“刚需”,罗天就是其中的一员。

 罗天对记者说,为了租到车牌,他不仅对车辆的售价几乎没了议价权,还不得不接受4S店额外的5000元的车辆装饰美容套餐。车辆每年的保险都得自己交,如出了事故必须到这家4S店维修,保养就更加不用说了,就等于这车和4S店绑定了,4S店通过此举大大增加了收入。当记者问到如果两年后合约到期,摇号还没有中签怎么办?罗天无奈地摇摇头,说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摇号遭遇信任危机

 号牌的“珍稀”和巨大的需求量之间产生的利益也引发了“权力寻租”。从之前媒体报道的摇号指标明码标价卖,到最近“刘雪梅”7个月连续中签催生“摇号帝”的横空出世,再到北京交管局某局长因儿子与秘书涉嫌倒卖车牌而协助调查等新闻曝光,让北京市购车摇号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虽然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对北京市交管局长被立案调查之事迅速辟谣,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也发布声明重申:“我们确保每个符合摇号资格的申请人都能够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但是,这似乎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的怀疑,正如网上相关评论所说的,未因摇号舞弊被查,不等于没有被查;没有被立案调查,也不等于没有被查。其实,人们无论是对“摇号帝”的围观,还是对官员被调查传闻的关注,除了对公权力与生俱来的不信任感和对贪腐行为的痛恨之外,也是对摇号限购制度的疑问和无奈情绪的爆发。

 北京市推出购车摇号政策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政策实施两年来,汽车增长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官方数据也显示高峰时期车辆行驶时速有所提高。但真正出行的人们很难从主观上感受到限购摇号带来的福利。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长,堵车现象日益严重,稍微有点雨雪天气就满城皆堵,首都北京已经被称为“首堵”北京,连最近热播的电影《人在囧途之泰》也好好调侃了北京堵车一把。

 业内人士认为,摇号购车等手段只是过渡性办法,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关键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完善公共资源设施、公交路线设计、便捷换乘等方面作出改进。政府要从战略角度考虑交通问题,转变城市规划思路,在中心城区这一道路资源稀缺的空间内,限制车辆的高强度使用,要将加强公共服务和利用经济杠杆相结合,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当人们认为公共交通非常便捷,可以满足出行的要求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选择搭乘公共交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