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动性管理难度渐增
商业银行需未雨绸缪
□谷小青

 □谷小青

 

 继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相继实现利率市场化后,今年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区间上下限得以放宽,利率市场化改革迎来了新阶段,这对银行的影响首当其冲。存贷利差的缩窄、利率风险的增加,都将使银行的经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负债来源将更缺乏稳定性。首先,随着利率市场化,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率有了更高要求。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迅猛增长,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银行为了满足企业和个人客户对投资收益率的提升需求。但银行通过大规模发行理财产品以保住资金来源的同时,也加大了存款余额的波动幅度。其次,利率市场化下,各类投资产品的利率波动性增强,投资者处于获取更高收益的考虑,将资金更加频繁地在存款、银行理财、基金、债券等产品间进行转换,使银行的存款等负债来源更为不稳定。第三,随着存贷款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各家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将具备更大的定价权。今年存款利率开启上限浮动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倾向于将存款利率调到上浮区间的上限,而工商银行等五大行却有所保留。这使得一些对利息敏感度高的存款客户从五大行转到中小银行,从而引起存款在银行体系内流动。

 从作为银行主要负债来源的存款来看,利率市场化将改变其结构变化,使低成本资金占比出现下降趋势。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已经逐季下降。

 随着银行存款稳定性降低、负债成本提高,银行不得不从银行间同业市场筹集更多的资金,银行的同业负债规模与比重持续扩大。但这在丰富银行负债来源的同时,也使银行总体流动性缓冲区受到较大的挤压,并给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银行准确预测现金流、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难度逐渐加大。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演进,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将继续加大,由此增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越来越迫在眉睫。银行应及早筹划、多方共举,积极增强抵抗流动性冲击的能力。

 首先,要强化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银行内部资产负债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一方面,通过强化主动负债管理、充实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等多种方式,形成更为稳定的负债和融资管理;另一方面,优化资产结构,建立分层次的、与负债相匹配的资产储备,合理配置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第二,加快负债产品创新,提高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例如,设计和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等银行负债产品,以在满足投资者对更高收益率水平要求的同时,增强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与现有的一般存款产品相比,大额可转让存单不可提前支取,但可以随时转让,其在国外的首次出现恰是银行为稳定存款、扩大资金来源所创新出的一个金融工具。

 第三,积极参与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以缓解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降低流动性风险。“短存长贷”的期限错配是银行重要的盈利模式,但也是时刻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源。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可将原本难以流通的资产转换成为可流通的证券,对资产进行主动的、更为有效的管理,并满足其盘活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增强流动性管理的现实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