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海外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6月04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调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评级
评级机构持续“敲打”欧洲重债国
欧盟警告欧元区面临瓦解风险
□本报记者 陈听雨

 □本报记者 陈听雨

 

 上周末,多家评级机构下调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元区高负债国多项评级。鉴于欧债危机发展趋势和重大风险,欧盟当局警告称,“欧元区面临重大瓦解风险”。

 西班牙政府2日提议,应在欧元区设立全新财政权力机构,控制和协调成员国预算和债务。

 希西意多项评级遭降

 随着希腊6月17日议会大选临近,穆迪6月2日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上限由B1降至Caa2。穆迪表示,由于希腊政局不确定性很高,当前该国退出欧元区的风险较大,一旦希腊退欧,将进一步下调该国评级。

 近期在希腊三大政党中获最高支持率的左派政党联盟领导人齐普拉斯多次声称,希腊应停止偿付债务,抛弃“野蛮的”援助协议。据道琼斯通讯社报道,他于6月1日表示,假如左派政党联盟赢得大选并执政,上台的第一项行动就是取消援助协议。

 惠誉6月1日宣布,下调西班牙8个自治区评级,上述自治区评级前景展望均为负面;同时下调西班牙3个信贷相关公共部门实体评级,评级前景展望也为负面。惠誉于3月9日将这8个自治区评级纳入负面观察名单。该机构称,降级行动反映了西班牙负面的经济及市场环境,这导致西班牙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承压,令自治区政府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该国政府长期融资面临困难。

 当前西班牙经济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9%,约四分之一人口失业,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坏账累积。据西班牙央行公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已有970亿欧元资金撤离该国,相当于西班牙GDP的十分之一。其中,3月份共有662亿欧元资本撤离,而去年同期为流入54亿欧元。上周,西班牙第三大银行银基亚已向政府申请190亿欧元援助资金。

 美国另一家规模较小的评级机构Egan Jones上周已将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由BB-降至B。该机构6月1日宣布,将欧元区另一高负债国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B+,称该国经济正处于“悲惨的形势中”。Egan Jones认为,鉴于意大利经济的疲弱状况,该国政府为银行业提供支持的能力值得质疑。假如欧元区整体经济陷入困境,那么意大利政府将无力支撑自身债务,预计意大利在未来一年内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为6%。

 意大利工业家总联合会6月1日发布报告称,意大利北部地震给经济带来长远影响,可能使本已艰难的经济局面进一步恶化。该机构主席乔治·斯奎因斯称,意大利经济发展可能因此停滞3到4个月,地震将导致今年GDP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意大利国家统计局预计,今年意大利GDP将萎缩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3年意大利经济将进一步萎缩0.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今明两年意大利经济均将停留在衰退期。

 欧盟呼吁“自救”

 欧盟经济货币事务委员雷恩6月1日称,除非政策制定者能够改善欧元区财政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否则欧元区正面临着瓦解的真正风险。雷恩当日在欧盟委员会于赫尔辛基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称:“从目前形势来看,欧元区面临重大的瓦解风险。我们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坐视欧元区形势继续恶化,二是尽快采取措施,增强财政联盟。”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也表示:“除非尽快采取进一步措施,否则欧元区将无法存续。”

 针对欧债局势,西班牙首相拉霍伊2日建议,在欧元区设立全新财政权力机构,控制和协调成员国预算和债务。他说,这一权力机构是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答案”,是缓解西班牙苦难的良药,它会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那就是统一货币是一项不可逆转的工程。

 “欧洲联盟需要加固这一架构,”拉霍伊说:“需要迈向更紧密的一体化,让渡更多主权,特别是在财政领域。”这意味着(各方)需就设立新欧洲财政权力机构达成妥协,以协调成员国财政政策,对成员国(公共)开支实行中央控制。

 近期,欧元区各国国债收益率间的差距愈发拉大,表明市场对欧元区无法保持其完整性的担忧不断升级。受避险情绪趋势,上周两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首次降至负值,而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则连创新高。其中,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处在6.5%上方,逼近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寻求国际援助时的收益率水平。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联席首席投资官格罗斯称,投资者应避免买入欧元资产,目前欧元区当局出台的危机应对方案不足以遏制欧债危机,“我们建议投资者避免买入欧元资产,直到能有某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出台时为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