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12版:理财风尚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2月04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年伊始理财市场“变脸”
结构化产品悄然增加
张朝晖

 □本报记者 张朝晖

 新年伊始,老王收获了丰厚的年终奖金,当他打算将资金投向理财市场的时候,却发现理财产品市场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大幅缩水,而结构化产品、QDII基金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却在悄然增加。

 一直以来,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凭借“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成为理财市场的宠儿。老王向记者抱怨,作为投资者最看重的就是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但没半天时间,银行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就被哄抢一空。而结构类理财产品的不确定性较大,即使银行加大推销力度,但是投资者往往是敬而远之。”

 对此,专家指出,自从去年以来,监管机构加强了理财市场的监管,叫停银信合作、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导致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规模急剧缩水。而为了维持理财规模,银行不得不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这样股权类理财产品、QDII基金甚至是挂钩大宗产品的结构化理财产品迎来发展良机。

 

 结构化产品异军突起

 “新年过后,理财产品市场变脸了。”让工行理财经理许超备感意外的是,最近几期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挂钩大宗商品的结构类理财产品数量急剧飙升。

 许超说,去年以来,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基本占据垄断地位,每周结构化理财产品发行规模非常有限。但是,从1月份以来,随着结构化产品的异军突起和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规模萎缩,“现在基本上是平分秋色”。

 资料显示,结构类产品一般会给出多档收益率水平,将会根据投资标的价值波动范围而为投资者实现不同的收益。工行最新发售了一款规模在150亿的结构类理财产品,该产品是一款挂钩国际金价的保本类理财产品,期限是三个月,设定国际金价的边界水平是2100美元/盎司。在产品存续的观察期内,如果国际金价超过2100美元/盎司,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是3%,如果金价控制在2100美元以内,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4.8%。

 某银行人士表示,购买结构类理财产品的关键在于对标的资产价格走势的正确判断。就黄金走势来说,不排除未来三个月金价攀升至2100美元一线。比如,花旗银行最近发布的2012年度展望报告就认为,由于投资者继续保持规避风险的心态,花旗对黄金前景维持看涨,预计金价未来3个月内的目标价为2000美元/盎司。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春节期间,美联储宣布延长低利率至少到2014年下半年,QE3推出的预期转强。从目前金价强劲反弹的动能看,市场对于金价上冲2100美元还是谨慎乐观。所以,收益的不确定性成为投资者对结构化理财产品举棋不定的重要原因。

 

 结构化产品无优势

 许超表示,“由于结构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大,所以并不是我们向客户推荐的首选。”

 某不愿具名的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根据以往经验,投资者买理财产品基本是图买的放心,利率比定期存款高,本金有保障。“所以,这么多年结构化理财产品卖的一直不温不火,大家把重心都放在了准固定收益类产品上。”

 “但是,今年不少银行确实将理财产品线作了适当调整,结构产品占比的增加加大了理财经理推销产品的难度。”上述理财经理如是说。

 他指出,目前市场中存在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三个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达到了4.8%-5.1%之间,这基本和结构类产品的高档收益率是相同的。但是考虑到风险因素,结构类产品的差距非常明显。“这也是同台竞争结构类产品略逊一筹的关键所在。”

 对此,许超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发行结构化理财产品大多实现了高档收益,但是结构化产品就应该体现出高收益和高风险,建议可以将产品的波动区间设置的窄一点,同时上调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平。

 

 银行的被动选择

 新年伊始,多家银行调整了理财产品的占比,其目的何在?华夏银行人士指出,这也是在监管压力下银行做出的被动选择。“叫停银信合作、资产池项目,以及表外资产的并表,这些监管紧箍咒让银行理财产品拓展束手束脚,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范围大大收窄。”

 据他介绍,以前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银信合作,通过信托公司做一些信托贷款。由于贷款收益固定,所以银行可以提前锁定理财产品的收益。但是目前这种理财通道已经被堵住,所以银行只能调整理财的投资方向。

 另外,去年底,监管机构整顿资产池类的理财产品,银行不得不停止了资产池类的理财产品发售。有些大型银行资产池占到了整个理财产品规模的一半左右,突然叫停对银行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理财产品期限基本在一年以内,随着存量产品的陆续到期,但新产品发售又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股权类理财产品、QDII和结构化产品就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突破的新方向。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大行理财产品存量巨大成为他们的先天优势,但是目前理财产品转型给他们提出了新的难题。“尾大不掉,现在大型银行的理财存量有上千个亿,随着存量到期,需要新的理财产品来稀释存量产品到期后释放的资金。为了防止理财资金被其他银行分流,他们必须维持较高的理财发行规模,这样倒逼银行只能提高结构化等创新型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