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03月10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时间表导致预期不明
王颖春

 三问

 央企退地到底有多难

 □本报记者 王颖春

 

 一方面是国资委明确的表态,另一方面主业非房地产的央企在继续拿地,两种不同信号让人对央企退地的前景大为迷惑。

 央企退地波澜再起

 3月初,鲁能集团、中航工业、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和新兴集团获国资委批准保留地产业务,至此,获准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由16家扩大至21家。

 不久前的2月22日,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10亿元的总价,夺标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E-18地块商业金融项目,该公司的母公司国机集团,并非国资委核准主业为房地产的16家央企之一。

 巧合的是,同日国资委在国新办举办发布会,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对在场媒体表示,国资委未来将进一步收缩战线。2010年有14家主业非房地产业务央企退出市场,今年这一数字将在20家以上。

 针对主业非房地产业务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一事,邵宁表示,这项工作到目前为止进展比较顺利,国资委对房地产业的政策非常明确: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可以参加商业性竞标,但非主业的待自有土地开发完毕后,要逐渐退出。

 一方面是国资委明确的表态,另一方面主业非房地产的央企在继续拿地,两种不同信号让人对央企退地的预期大打折扣。

 退地不确定因素增加

 此次获得批准的中航工业集团主业并非房地产,旗下只有中航地产一家从事地产开发。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已经制定了计划,今后,中航工业旗下的非专业化房地产公司将不再涉及房地产业务,未来3-5年能否成功退出,取决于各地项目的进展速度。

 国资委规划局局长王晓齐对媒体表示,不以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央企,完成手头项目后不能再拿地,但是无法限制他们出资或者合股去跟别人做房地产开发。

 业内人士认为,央企退地的具体方式是一个很难操作的问题,资产如何转让和以什么价格转让,还涉及资产的分配、人员分流以及谁来接盘,资产评估是否合理,是不是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比较复杂。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的程序。

 截至目前,国资委方面仍没有公布央企退地的具体方案与时间表,这让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更显不确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