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02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品“牛”众生相:
如何摘取“带刺的玫瑰”
● 本报记者 张利静 马爽 徐昭

  ● 本报记者 张利静 马爽 徐昭

  

  听说要谈谈这一轮商品牛市,国联期货南通营业部总经理孙晓南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最近的市场变化让他似乎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一开口便是一句“凡尔赛”式“吐槽”:“最近忙得头晕目眩!”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期货私募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股市、产业资金纷纷进场,投资热度及保值需求升温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活力。这让孙晓南们忙且快乐着。

  资金转战商品市场

  2月4日以来,有着商品龙头之称的“铜博士”接连大涨,一众商品“小弟”紧随上行,大宗商品牛市扑面而来!尽管身处非一线城市的江苏地级市南通,孙晓南也明显感受到了这一波商品上涨带来的变化。“市场持续上涨,为持仓过节的客户带来了不菲利润,开户咨询情况明显增多。”

  究其原因,近期出现的商品赚钱效应是吸引资金的重要因素,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期货私募人士印证了这一说法。

  “春节前后,期货市场行情较好,我们在多个板块、多个品种上均有所盈利。”河北谷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陈舒婷介绍,最近这段时间,盈利主要来自螺纹钢、铁矿石、豆油、纸浆、苹果、沪铜等期货品种。2020年以来,期货市场波动加剧,陈舒婷的感受是市场成交量稳步提高,行情火爆,热点不断,但板块间差异大,走势分化。

  “我们在多个品种上都有交易,目前总体盈利,主要利润来自于黑色品种和农产品。最近铜价大涨,铜市可能进入长期大牛市,准备找机会加仓。”深圳前海慧网基金总经理王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某证券系期货公司营业部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期大宗商品大涨,股市调整,股市资金转战进场现象明显。他表示:“一部分资金是冲着商品收益来的,还有一部分资金是出于对股票持仓的对冲,其中券商自营资金占一定比例。”

  孙晓南说:“最近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市场的火爆,点燃了热钱对大宗商品期货的投资热情,赚钱效应驱使部分股市资金回流商品期货市场。”

  光大期货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园园说:“很多股市资金转战商品。近期营业部开户量增加明显,期货品种上涨期间开户增加尤多。”

  长期从事期货、期权交易的上海投资者何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降低了股票持仓,70%的资金用于股指套利,30%的资金配置了资源类股票及ETF产品。此前他在2月铜看涨期权上获利不菲,但随着铜价上涨已逐渐平仓。

  产业资金借衍生品避险

  江苏省南通市聚集了大量纺织、化工产业,在这一轮资金进场中,孙晓南还接待了不少产业机构客户——他们多是为了保值避险而来。“客户关注度明显提高,特别是能源、化工、棉纺织等产业客户的咨询热度明显提升。”孙晓南说。

  在北京地区,陈园园也感受到了这一变化。“最近产业资金是有增量的,越来越多的产业资金把期货避险作为工具。不过,受自身特点决定,产业资金交易操作少、不活跃。”(下转A03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