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读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3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金业在大资管时代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窦玉明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窦玉明 

  

  很高兴成为《基金》出版后的第一批读者,也非常荣幸受到基金业协会的邀请,为本书写一篇书评。利用周末的时间读完本书,那些熟悉的事件,熟悉的人物通过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涓涓细流般的文字重新印入脑海,勾起回忆,非常感慨,在此浅谈一下自己对行业发展20年的回顾和展望。

  大部分人印象中,以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发行为起点,基金行业发展不过20年,但本书撰写的时间点却是以1991年淄博基金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获准成立开始。到了1998年前后,因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不规范以及基金行业缺乏相对应的法律监管,老基金管理乱象频发,清理整顿迫在眉睫。在1997年10月证监会正式决定设立基金部后,公募基金筹建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也是中国基金行业发展的真正元年。

  笔者的搭档,公募基金行业亲历者刘建平,从业年数超过20年,是原证监会基金监管部最早一批筹备人员,法律背景出身的他参与了老基金清理规范、开放式基金筹划试点,《基金法》起草准备等过程,笔者和他都深刻感受到监管机构在基金行业发展初始阶段对标国际的相关制度设计对之后20年发展的深远影响。

  就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在序言所说的“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有其鲜明特色,其中‘立法先行’是一个重要特点”,书中早期的监管机构从业者,除了笔者刚刚提到的刘建平外,包括吴敏文、莫泰山、尚健等,都在书中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伴随行业20年大发展陆续推出的“一法六规”为基金行业和基金管理公司规范运作奠定了制度基础,为基金业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欧基金也是行业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制度进化的受益者,我们有幸在新《基金法》颁布后,成为业内首家实现员工持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笔者在2000年前后投身公募基金,彼时发生的“基金黑幕”事件对未满3岁的行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不可否认,也无需回避,该事件在公募基金20年发展历史上并不光彩,书中采访了亲身经历“基金黑幕”的多位历史人物,还原了事件始末,客观评价了当时基金管理人在投资理念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在一本描述行业发展正史的书籍中并不多见,在此也为本书编委会的勇气和严谨点赞。

  除了早期的“基金黑幕”事件,包括后来的“老鼠仓”事件,牛市高风险产品盲目扩张,子公司及通道业务草莽发展等,都在书中花了不少笔墨进行描述,对于走过弯路的深刻反思,也帮助行业中的监管者、从业者以及客户的不断进步和迭代。正如书中提到的,也是我本人非常推崇的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中所提及的:“只有进化,才能伟大。我们是一个持续迭代,不断更新换代的行业,只有进化才能越来越强大。”

  岁月催人老,20年时间,对于一群充满理想主义,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而言不算长。书中提到的很多人都曾经是笔者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甚至是同业竞争伙伴。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20年自律求索的足迹值得被铭刻。中国基金行业发展到如今几十万亿元的规模并不是一蹴而就,这其中满含了几代人的青春、理想和执着追求的艰辛努力,因为大家始终相信制度的力量、市场的力量以及对于中国经济长期蓬勃稳健发展的向上的力量。

  本书第十章展望未来部分,由从业超过20年、至今仍活跃在行业第一线,也是笔者非常尊敬的同行招商基金总经理金旭撰写。笔者非常认同她在书中对未来基金行业发展的几点期许,在此也拾遗几点自己对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希冀。

  随着中国老百姓财富的不断增多,理财需求的提升以及社会口碑的积累,中国基金行业在大资产管理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资本市场融资角度来看,融资成本将稳定在合理水平。

  在这一背景下,相信未来通过证券投资基金开展的直接融资模式将顺应未来我国资金市场新趋势,发掘促进实体经济的投资项目、合理降低项目融资成本,降低杠杆率,减少金融风险将成为中国基金行业发展的新使命。

  作为协会养老金专业委员会主席,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基金业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之一将在个人养老金投资建设上,因为养老金投资的发展和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在发行了首批养老目标基金之后,整个行业应该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以个人账户、自愿缴费、自主投资、加大税收递延优惠力度为主要特征,符合养老金发展规律的第三支柱,构建完善的养老金保障体系。公募基金过去20年在投资管理和客户服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可以更好地应用在个人养老投资业务中。通过投资者教育和产品优化设计来改变投资者不理性的投资行为,让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都更愿意注重长期回报,行业才会在未来走得更好和更稳。

  过去20年基金行业已经走完了从0到1的初创历程。见贤思齐,对照美国共同基金行业,从1到N的未来才是考验基金管理人能否在大资管比拼中胜出,成为普惠金融代表的关键。因为从1到N的阶段,公司的经营方式就要切换,不再是快速试错、迭代,而是追求标准化和一致性。因为只有标准化,你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而只有一致性,你最终才能复制和放大,期待未来中国基金行业能脱颖而出更多在细分投资领域具有显著特色和品牌影响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产管理公司,对此笔者充满信心。

  最后,再次诚挚推荐《基金》。如果你是一位年轻的从业者,看完本书你会更加热爱这份事业和当初的选择,愿意追随之前几代基金人的步伐,去追逐为老百姓普惠金融当好理财管家,为优化实体经济发展当好融资渠道的梦想;如果你是一位投资者,看完本书你会更加认可基金作为财富管理中重要理财工具的价值,从而坚定长期投资理念,与那些受人尊重的资产管理机构共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