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发展不仅要“守”更要适时“进击”

  “回顾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往往与大宗商品交易尤其是与大宗能源交易相结合,捆绑其交易成为结算货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陈云贤介绍,十八世纪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商品是煤炭能源。英镑捆绑煤炭交易,在黄金白银作为世界货币的同时,其也进入一定范围、区域、国家的世界货币之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与欧洲各国货币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实现结算,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美元与世界石油交易进行捆绑结算,从而形成了当前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

  2005年,1997年颁布的《京都议定书》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提出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各国减排是强制性、规定性的,减排后如有国家不能完成任务或有多余额度,可在强制性一级市场或初次交易市场中实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交易,在二级市场减排过程中也能按不同金融机构、投资单位、企业项目等参与交易,随之产生碳排放权交易,金融市场上也形成了碳商品等一系列新金融产品,进而形成碳远期交易、碳期货、碳期权、碳基金、碳市场等。

  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之一,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碳交易总量2020年有望达3.5万亿美元,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陈云贤表示,在国际货币先后经历“煤炭-英镑”“石油-美元”体系后,如中国抢占先机以“碳排放权交易-人民币结算”为载体,建立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金融体系,可演绎一条人民币国际化在能源贸易中崛起的“弯道超车”新路径。

  他坦承,中国还处于碳排放权交易建设阶段,市场运作正在逐步健全,除正式启动碳现货交易外,碳远期、碳期货等市场还处于探索和产品研发中,尚未建立碳期货交易市场等。因此,加快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相当迫切,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一是建立健全碳市场体系,具体来讲,要规范现货市场,创建碳期货市场,制定碳排放标准和设计碳交易标准,健全碳资产财产权保护法。二是创建碳期货交易所,在现有各省市碳现货市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提速建立统一的国内碳现货市场,同步创设碳期货交易所,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三是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抢占亚洲碳期货市场话语权,要完善碳排放标准及现货交易机制;合理设计碳期货交易标准及交易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捆绑碳期货交易与人民币国际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如能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广泛吸纳亚太国家和地区参与碳期货交易所,一旦人民币成为碳期货交易结算货币,那么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地位。”陈云贤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