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行市场数增量减
信托业直面募资困难
□本报记者 高改芳

  □本报记者 高改芳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7月信托产品的成立发行比仅为43.71%,同比大幅减少27.29个百分点,侧面反映出信托公司在资金募集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分析人士称,今年7月份信托发行市场及成立市场规模再次下滑。一方面或是由于资管新规的信托实施细则未落地,信托机构在项目投放上束手束脚;另一方面,银行理财资金和机构资金的资金端收紧,信托公司资金募集困难。不过,信托交易对手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预计未来,信托产品年化收益率大概率会继续小幅攀升。

  规模收缩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截至7月31日,7月共有63家信托公司参与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共发行899款集合产品,较6月同时点相比,环比上升10.99%;7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1499.34亿元,较6月同时点相比,环比下降15.52%,发行市场呈现出数增量减的情况。随着监管政策持续收紧,银信、政信及房地产信托等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信托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区间。而信托新项目投放面临资金、风控等制约,在资金来源未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信托投放难以快速有所起色。

  从成立市场来看,截至7月31日,7月共有52家信托公司成立659款集合信托产品,与上月持平,同比下滑11.31%;7月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655.42亿元,较6月同时点相比,环比下降41.35%,同比下降69.17%。从季节性因素来看,在6月份的半年考核压力下,信托公司产品成立规模激增后回归常态的正常下滑是部分原因。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在去通道、去杠杆的背景下,此前多数依靠银行理财资金和机构资金的信托产品资金端也逐渐收紧,个人投资者成为主要资金来源仍需时间。

  收益率上涨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截至7月31日,7月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8.02%,较上月增加0.36个百分点。

  集合产品预期收益率近一年来呈上升趋势。收益率持续上涨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资产端,信托交易对手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能够承受的融资成本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在于资金端,市场资金面总体偏紧,资金成本在逐步走高。预计未来,信托产品年化收益率大概率会继续小幅攀升。

  业内人士指出,从近几月变化的趋势以及目前的大环境来看,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上升的趋势仍可期,预计短期内平均收益破8%的信托公司会继续增多。近半年来,信托产品收益率一直水涨船高,房地产信托由此成为收益率攀升最典型的“代表”。

  从规模占比来看,7月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居首,占比达到43%,较6月提升4个百分点,房地产融资需求持续高增长,短期对信托融资的需求持续上升。其次是金融类产品,规模占比为33%,较6月下降9个百分点,证券交易市场的大幅下挫是主因;工商企业规模占比13%,较6月增加7个百分点,信托支持实体经济建设是重要的战略指导。基础产业类成立规模占比为7%,较6月下降1个百分点;其他领域信托规模占比为4%,较6月同时点下降1个百分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