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3版:2016上市公司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28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监管
威慑“忽悠式”重组
张玉洁

 □本报记者 张玉洁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短时间内提升业绩的重要手段。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并购重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A股上市公司仍以制造业、重资产为主。在经济增长“换挡期”阶段,强周期行业公司业绩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而并购重组有助于寻找新的增长点,对冲行业周期风险。

 不过,物极必反,慧极必伤。A股此轮并购大潮中,高业绩承诺、高估值的“双高”现象突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上市公司商誉规模的大幅增长。2013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商誉规模以每年接近一倍的增速跃进。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上市公司商誉规模接近万亿元大关。影视、游戏等热门领域成为“双高”重灾区。有投行人士指出,这类并购并非产业逻辑,存在不少上市公司与非上市资产之间的证券化套利。

 高估值并购意味着巨大的商誉减值风险。2015年以来的众多案例显示,巨大的商誉累积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的风险源头,由此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逐渐从黑天鹅变成常态化。从目前情况看,已有多家公司“中招”商誉减值,其中不乏因此业绩变脸的公司。

 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双高”并购的风险。2016年,证监会颁布了重组新规,交易所则通过重组问询来“刨根问底”。重组问询逐步由“软约束”转变为“硬手段”,确保重组不偏离正确轨道,引导资本同实体更紧密对接。在重组新规的“威慑”下,诸多公司知难而退,“双高”现象得到明显遏制。

 对于2017年并购重组的监管动向,监管机构相关人士近期表示,将继续重点遏制“忽悠式”、“跟风式”、“盲目跨界”重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有利于产业整合升级的并购重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