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金面松 流动性投放点到即止
张勤峰

 □本报记者 张勤峰

 

 因资金面尚且宽松,国库现金定期存款又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24日将公开市场逆回购交易量调回100亿元水平,央行公开市场重归中性操作格局。市场人士指出,往后月末年末、IPO等因素可能逐渐显现,央行小幅提升流动性投放力度的可能性较大;有偏松的货币政策作为坚强后盾,年底流动性难掀大浪。

 公开市场重归中性操作

 央行24日开展了公开逆回购操作,期限7天,交易量100亿元,少于前次(11月19日)的200亿元,但与上周二(11月17日)持平,中标利率依旧定在2.25%。

 因与日内到期逆回购抵冲,24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未净投放或净回笼资金。市场人士指出,周初资金面未见明显波动,货币市场资金供给充足,市场情绪稳定,因此,央行在公开市场实施中性操作在情理之中。此外,24日财政部、央行招标了500亿元国库现金定期存款,起到了一定的流动性投放效果,相应减轻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压力。综合起来看,24日央行实际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渠道净投放资金500亿元。

 昨日资金面继续呈宽松局面。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存款类机构行情显示,24日主要期限回购利率维持窄幅震荡走势,隔夜利率持稳在1.77%,7天利率持稳在2.28%,跨下周IPO申购资金冻结期的14天回购利率则小降4bp至2.63%,更长期限的跨年3个月回购利率持稳在3.05%。

 24日,交易所市场回购利率延续高开低走格局,上交所隔夜回购利率开盘报2%,尾盘收在1.325%,全天加权利率1.382%,较前加权值再降20bp,未见IPO前的明显紧张气氛。

 投放力度或温和提升

 短期内,流动性将面临多重考验。首先是即将于本月末重启的10只新股发行,沿用申购预缴款制度,机构预估冻结资金总额将近万亿。中金公司报告指出,由于本批新股发行时点较为集中,预计仍将冲击短期资金面。此外,临近月底年底,传统季节性因素也增添短期流动性的波动可能。从往年情况看,在指标考核压力影响下,11月、12月流动性容易收紧。而美联储升息窗口渐近,又从影响资本流动的途径施加压力,令短期流动性面临多种负面因素叠加的局面,不确定性有所上升。

 从本周初情况看,资金面仍相当平稳,虽然有交易员反映,因跨月等因素,7天资金需求开始升温,但有大行供给支持,不改资金面总体宽松局面。主流机构流动性也维持乐观,3个月Shibor利率持稳于3.05%的年内较低位附近。

 市场人士指出,下半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倾向于相机抉择,当流动性保持平稳时,采取中性操作策略,当流动性有紧张苗头,则适量开展流动性净投放。把国库定存操作考虑在内,自上周四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渠道流动性投放力度已有所上升,符合流动性预调、微调的思路。按目前情形看,资金面暂且无忧,但往后月末年末、IPO等因素可能逐渐显现,央行小幅提升流动性投放力度的可能性较大。综合考虑到有公开市场逆回购、SLO、SLF乃至降准等多种政策工具或手段作为后盾,市场普遍预计年底流动性难现剧烈收紧。

 近期央行逆回购操作一览

发生日期 期限(天) 回购方向 交易量(亿元) 中标利率(%) 利率变动(bp) 到期日期

2015-11-24 7 逆回购 100 2.25 0 2015-12-1

2015-11-19 7 逆回购 200 2.25 0 2015-11-26

2015-11-17 7 逆回购 100 2.25 0 2015-11-24

2015-11-12 7 逆回购 100 2.25 0 2015-11-19

2015-11-10 7 逆回购 100 2.25 0 2015-11-17

2015-11-5 7 逆回购 100 2.25 0 2015-11-12

2015-11-3 7 逆回购 100 2.25 0 2015-11-10

2015-10-29 7 逆回购 100 2.25 0 2015-11-5

2015-10-27 7 逆回购 100 2.25 0 2015-11-3

2015-10-22 7 逆回购 200 2.35 0 2015-10-29

2015-10-20 7 逆回购 250 2.35 -0.10 2015-10-27

2015-10-15 7 逆回购 500 2.35 0 2015-10-22

2015-10-13 7 逆回购 400 2.35 0 2015-10-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