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海外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7月2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外选粹

 几个世纪以来,各路专家纷纷预测机器将会取代人工。如今看来,那一刻或许终将到来。

 在美国大多数地区,工作终结仍然仅存于对未来的想象中,但在俄亥俄州扬斯顿,居民们早在上个世纪就已见证过类似的历史时刻。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扬斯顿的钢铁业不断打造出伟大的繁荣盛景,并使这座城市一度成为美国梦的范本,无论居民平均收入还是住房拥有率均属全美最高水平。但随着二战后制造业逐渐转移到海外,扬斯顿钢铁业遭受重大打击,1977年9月,扬斯顿一家大型钢厂宣布关闭,此后的五年里,这座城市共失去5万个工作岗位和13亿美元的制造业工资。扬斯顿受到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由此创造出“地区性经济衰退”这一专有术语。而扬斯敦的转变不仅是经济混乱,还有心理和文化层面的崩溃。美国扬斯顿州立大学劳动力研究教授约翰·罗素表示,扬斯顿的故事表明,当工作消失后,一个地方的文化凝聚力便会被摧毁,而文化崩溃问题甚至比经济崩溃更事关重大。

 过去几年来,美国即使从经济衰退中复苏过来,一些经济学家和科技专家仍然警告说,美国经济正接近一个转折点。当这些专家深入研究劳动力市场数据时,他们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正被周期性经济复苏的盛况所掩盖。机器人的无所不在、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的蓬勃而出,正在替代成千上万的司机、仓储员和零售业工人。而本就强大的机器性能还在成倍增强,反之,人类自身的能力则无所提高,未来显然没有任何工作不会被机器所代替。

 未来学家和科幻作家有时妄想机器代替人工可以让人类从工作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闲暇和自由,殊不知,工作一旦消失,普通人的生活何以维系?勤勉敬业一向被美国人视为非官方宗教,而工作的神圣与卓越和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交往紧密相连,一旦工作消失,又将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谓“工作终结”的实质并非失业总人口或失业率的突然暴增,而是科技对人工工作价值与可用性产生缓慢而持续下行的压力,最终成年人失去工作将变为一种新常态。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担心“狼来了”,而今,狼已到家门口。尽管科技也在创造一些就业岗位,但不及其破坏就业岗位的一半,且其创造的就业机会的能力也有夸大之嫌。

 如今,90%的职业都是百年前所创造,只有5%的职业是在1993年至2013年拜赐高科技发展而来,包括计算机、软件、通讯等。而越是新兴的职业,其对人工的需求就越少,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人类将逐渐失去工作的大趋势。为应对工作逐渐消失的时代,美国或可从德国的职位分享制中吸取经验,即裁减员工的工作时间而非裁减员工本身,如此一来,面临源源不断的失业压力之时,至少可减少近一半的失业率。(石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