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期货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3月0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与蓝的较量:煤焦钢的囚徒困境
□本报记者 王姣

 □本报记者 王姣

 

 “环保‘风’来将盘面的黑色板块刮成了一片‘环保绿’。”

 被贴上“三高一低”标签(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益)的黑色产业链再度成为众矢之的,期货业内人士如是描述黑色品种的近期表现。

 当雾霾又起,当人们渴求“APEC蓝”和“两会蓝”久留,黑色产业链与“蓝色交响曲”之间旷日持久的囚徒困境再度灼痛了人们的心。

 3月4日,市场传出一份山东临沂地区被责令停产整顿的企业名单,57家企业因环保设施未达标被要求限期整改,其中钢铁、焦化行业成为“重灾区”,此举也被视为环保执法力度加大的明显信号。

 “2015年1月1日起,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开始实施,其惩罚无上限成为‘利剑’,加之大气污染防治、废弃排放、能耗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续出台或施行,环保政策正对煤焦钢行业形成‘紧箍咒’效应。”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分析人士说。

 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新常态和环保形势下,我国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步伐将继续提速。而通过提高违规成本逼迫一些竞争力低下的企业退出市场,将倒逼黑色产业链加快转型升级,并促进经济、环境和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执法从严 环保“紧箍咒”再收紧

 数据显示,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而钢铁企业的主要排放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焦油和粉尘等。

 在举国环保的大旗下,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正对煤焦钢行业形成“紧箍咒”效应。据媒体报道,因污染防治工作不力,山东省临沂市和河北省承德市的市长相继被环保部公开约谈后,近日山东临沂57家企业因环保设施未达标被要求限期整改,其中钢铁企业首当其冲成了此次整顿的重灾区。

 “以前那种监管松懈,停两天、开两天,白天停晚上开工的现象难以再现了。”有业内人士评论称,从这次对山东临沂的整顿来看,该区所有炼钢、轧钢企业不管环评手续是否达标,都予以关闭,严厉程度可见一斑,这说明对违规建设、违法排放的企业肯定要下大力查处。

 2015年1月1日起,新《环保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将受到“按日计罚”、“治安拘留、刑事责任”等处罚,且新环保法也将拿地方政府的“保护伞”开刀,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

 “对钢铁业而言,新标准覆盖从矿石采选、烧结、炼焦、炼铁到轧钢全工序等,指标全面细化、趋紧,彰显出了新环保法‘史上最严’的特质。”国泰君安期货高级研究员刘秋平表示。

 与此同时,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也于今年开始实行。“新指标更加严格,如以前颗粒物的排放限值是每立方米80mg,现在要求50mg,重点排放地区如京津冀要求是40mg;二氧化硫排放限制从每立方米600mg变为200mg,京津冀则变成180mg,钢铁企业的环保压力大大增加了。”上海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记者。

 另据了解,占据我国煤炭消耗总量“半壁江山”的工业领域也开始面临专门的节能环保风暴袭击。由工信部、财政部联合编制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已在内部下发,以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四大重污染领域为重点,提出到2017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8000万吨以上,减少烟尘排放量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0万吨;到2020年,力争节约煤炭消耗1.6亿吨以上,减少烟尘排放量1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0万吨、氮氧化物80万吨。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黑色产业面临着相当大的环保压力。”南华期货研究所高级总监曹扬慧表示,首先,人民群众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其次,经济增长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黑色产业链面临着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的压力;最后,政策的压力也在加大,对黑色产业的环保设备、排放标准等的要求都大大提高。

 落后产能被倒逼加速退出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经济减速期,产能过剩、需求减速、融资成本攀升和资金紧张等一系列因素的冲击下,相关品种价格走势低迷,煤焦钢行业陷入大范围亏损的困境。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煤炭产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273亿元,同比下降为44.1%,有七成左右的企业亏损;2014年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192亿元,同比下降15.3%,行业销售利润率仅0.85%,在整个工业行业中垫底。

 “一方面,企业‘造血’功能变弱甚至‘失血’,没钱投资或不愿意为环保买单,即使有的企业上了环保设备,也因无力承担运营成本而不愿意开机。另一方面,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尽管现在查不到你头上来,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查,企业时刻面临着被迫整改关停的巨大风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行业不景气及新环保法执行力度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这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两难困境。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测算,按新环保法的要求,目前约70%的钢铁企业没有达到新的标准,这对一些企业的成本冲击将非常明显,而在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很难将其成本转嫁到下游。

 “为满足新的排放标准,钢铁企业需要进行很多环保改造,包括烧结烟气全面净化、高炉系统全面达标、炼钢系统全面升级等,初步估算全行业实施环保改造总投资约需900亿元-1100亿元。”安信期货研究员何建辉说。

 曹扬慧进一步指出,若把钢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30%范围内的达到新环保标准的企业,以宝钢、武钢等大型国企为主;第二类是在70%不达标范围内且规模相对较大能被环保部门监管到的企业,其吨钢的环保投入可能需要在100元-150元/吨之间,这对已经深陷亏损泥潭的钢企来讲更是雪上加霜;第三类是在70%不达标范围内不过规模较小、隐藏较深、难以监管到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产能过剩的制造者,也是污染的主要制造者,这类企业的问题不解决,黑色产业污染的毒瘤就难以拔除。

 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推进及环评要求日益提高,2015年落后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压力仍然较大。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指出,环保成本增加可能导致企业微薄的利润再被侵蚀,这可能引发煤焦钢行业加速转型升级和兼并重组,一些资金实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而承担不起环保成本和违规成本的企业将被淘汰。

 “国营钢厂由于实力较强,此前对环保政策执行力较强,环保设备安装到位,因此影响较小,而若新环保法执行到位,民企相对于国企成本增加幅度接近100元/吨,民营钢厂产能退出有望延续。”刘秋平说。

 不过何建辉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去产能是未来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运行主基调,即使环保成本不增加,市场也将通过价格手段促使落后产能的淘汰。因此,企业不能将经营环境的恶化归咎于环保措施的日渐严厉,环保成本的增加只是加快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淘汰进程,待整个行业供需环境好转之后,环保成本也有望向下游消费者转移。

 摒弃“一刀切” 探索双赢路

 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已经较为健全,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执法偏软,大量环保法律法规得不到遵循”。

 生态环保体制问题既有横向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也有纵向垂直管理的博弈。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两难困境下,对于切实遵守新环保标准,企业普遍存在为难情绪,不少企业选择了暂时观望。

 “一方面我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想方设法地从技术上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另一方面,看别人是不是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如果我达标,你不达标,那我不亏了么?此外,对不达标企业地方政府是怎么处理的,可能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先等等看再说,或是分步实施。”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相关产业链必然经受割舍之痛,而如何安置就业、培育新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换代,也是政府、企业和百姓要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

 “现在的环保标准非常严,如果严格按照标准实施,不少企业就完了。那是不是分步实施,给企业一定的宽限期,或者政府在其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徐向春认为,在目前的现实环境下,环保执法很难做到“一刀切”,不然就会带来税收、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何建辉也认为,解决当前的困境不能采用简单的“一刀切”方式,需要考虑各方面利益的均衡。首先,政府应该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改变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其次,企业要加大环保力度,安装相应设备提升气体、水等排放物的环保等级,同时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等;最后,要加强《环保法》等政策的执行力度,但也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停相关企业。

 “环境治理绝不是简单地把企业关停的问题,经济要发展,人口要就业,简单地关停企业是不可取的,更应该做的是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进行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曹扬慧表示。

 “环保法配合大气污染防治、废弃排放、能耗标准,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地方政府分别通过行政处罚、并在融资、税收等方面引导行业优化升级,积极引导行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淘汰落后的小型煤焦钢企业。”程小勇认为,企业要通过技术进步、资源整合、降低能耗、兼并重组等手段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并积极配合国家进行环境治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平衡。

 兴证期货研究员林惠则建议,摒弃先污染后治理、我污染你治理的老路,走环境保护与产业转型“融合发展”道路;借助现代科技成果,推动工业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环境治理的“双赢”;还可以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使其成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