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9版:艺术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2月07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作人和萧淑芳:再不相爱就来不及了
□毕武英

 □毕武英

 

 还有一周,就到2月14日这个两情缱绻的日子,爱情,对于艺术家来说,有时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难忘的故事。

 徐悲鸿的两名弟子,吴作人和萧淑芳,一个生于1908年江苏江阴,一个生于1911年广东中山,一个年幼丧父,由兄长抚养长大,另一个则出身书香名门,叔父萧友梅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父亲萧伯林为中国铁路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上世纪30年代的一次邂逅而成就一段佳话。

 邂逅

 萧淑芳在姐妹7人中排行老五,由于家境优越,从小就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长大,她和姐妹们一样喜爱音乐、美术、文学,还在首届华北地区女子花样滑冰大赛中获得第一名。萧淑芳从小就具有绘画天分,爱女心切的父亲不惜代价,请齐白石为她刻了印章,后又请当时著名的画家对她进行指点。1929年,不满18岁的萧淑芳从北平艺专(中央美院前身)结业后,姐姐萧淑娴给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徐悲鸿已回国,就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希望她不要错过机会。于是,怀着对艺术浓浓的追求,萧淑芳毅然从北京去了南京,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做了徐悲鸿的弟子。

 一个初秋的日子,萧淑芳正在徐悲鸿的画室中作画,一位迟到的学生慌慌张张推门而入,然而就在门打开的瞬间,看到萧淑芳站在画架前侧立的倩影时,这位学生就惊呆了。原先还隐藏在他眉间的忐忑瞬间被一种自己也捉摸不定的温情所替代。

 这位迟到的学生就是吴作人,他从中学时代就是一个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青年才俊,曾在校组织美术社团,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期间,加入田汉、欧阳予倩、徐悲鸿组织的文艺团体“南国社”,后来进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习。

 这次初遇,让吴作人深深难忘,后来的日子,就像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一样,对自己的同学萧淑芳心生暗恋。不过,名门闺秀的萧淑芳,一直都是男生心目中的女神。她不仅眉清目秀,身材窈窕,举手投足间充满了民国味道,而且她和当时的女子不同,喜欢骑马、游泳、打网球等时髦运动。更为难得的是,她还做得一手女红。能文能武的萧淑芳,就像一个影子一样在吴作人心中挥抹不去。在爱情面前表现得极为羞涩的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坐在教室后排一遍遍地画着坐在前面的萧淑芳的画像。

 一次,萧淑芳请徐悲鸿指点自己的习作《一筐鸡蛋》,吴作人正好站在旁边,本来想借此机会和一直把他当空气的萧淑芳搭上话,没想到,话一出口,竟然由于过于紧张,说了句“你画的这些鸡蛋是买来的吗?”萧淑芳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什么话都没有说。这次冷遇,使一向心高气傲的吴作人受挫不小,此后同窗的半年内,他再也没有和萧淑芳说过话。

 萧淑芳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的关系很一般,那时的吴作人十分腼腆,每天晚上都在明灯高悬的画室里默默地只顾画画,不爱理人,给人一种高傲之感。”

 偶遇

 后来,吴作人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去法国、比利时留学,萧淑芳则于1937年至1940年到瑞士、英国、法国学习油画和雕塑,他们就此分离。直到1946年,在上海美术作家协会举办的画展开幕那天,吴作人、丁聪等组织者迎接参展的画家时,才与当时在上海市立专科学校担任美术教师的萧淑芳再次相见。老同学在分别17年之后邂逅,自然倍感亲切,在一起谈得十分起劲。

 那时,他们各自的感情生活都不顺畅,吴作人的妻子在抗战期间死于产后胃痉挛,儿子也意外病逝,而萧淑芳因盲肠手术感染引发结核病,辗转床榻三年之久,当时连上海最好的医生都说没得治了,重病期间,丈夫决然抛弃了她。不过,就在萧淑芳心灰意冷、对爱情和人生都没有希望的时候,吴作人却毫不犹豫地走近了她。这一次,吴作人没有再像17年前那样羞涩,而是用一首词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九岁乱无凭,重过清明,可怜人事半飘零,喜得萱堂春更茂,英瑞盈庭。心似晓烟凝,欲散还停,吴山不比蜀山青,无奈巫城云起处,不透阴晴。”渐渐地,萧淑芳的心被融化了。后来,吴作人还为萧淑芳画了很多肖像,其中包括后来流传很广的那幅《萧淑芳像》。

 一天,两人在看展回来的路上,吴作人深情地对萧淑芳说,再不相爱就来不及了,我们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萧淑芳被深深感动,1948年他们在徐悲鸿的证婚下结下了之后相濡以沫长达半个世纪的姻缘。

 1997年吴作人病逝于北京,2005年萧淑芳也于北京逝世。依照萧淑芳生前愿望,她的家人在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下设立萧淑芳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奖励那些贫困而优秀的女艺术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