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财经风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9月19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降息无助解决融资难

 中国证券报:近期市场热议央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SLF(常备借贷便利),您怎么看待这一工具的用途与效果?微刺激和定向调控对稳定经济增长将发挥什么作用?

 刘胜军:七八月份的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数据延续疲弱态势,反映出经济增长速度一路下滑,市场预期悲观,投资和融资活动的收缩。如果任由这种形势发展下去,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减速,累积起来的风险就可能真正暴露。目前仅靠对中小金融机构定向降准已经不够,通过SLF工具相当于对五大国有银行定向降准,只不过操作手法上有差异。但是这5000亿元SLF投放后,并不能改变小微企业的经营现状,因为整个金融体系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大银行的贷款很难流向小微企业。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在于金融体系进行大的改革。化解实体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高杠杆问题,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是大规模减税,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当前实施“微刺激”和定向调控是有必要的,因为我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目前地方政府债务虽还未违约,但已出现大量延期,今年作为地方最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土地出让金已大幅萎缩;二是房地产市场低迷,部分区域接近崩盘,房地产市场累积的泡沫很大,引发金融风暴的可能性较大;三是影子银行体系庞大,实体企业无法支撑如此高的利率,只有依靠不断借贷才能维持,一旦信贷收缩就可能崩溃。且这三者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影响。

 中央政府意识到如果通过大量的投资信贷刺激经济,虽有一定效果,其副作用却更大,因此创新地提出了定向调控思路。微刺激和定向调控的目的是稳住经济发展信心,防止风险爆发,其最终目的应是为改革赢得时间,服务于改革大局。

 中国证券报:微刺激和定向调控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当前形势下,是否有全面降准或降息的必要?

 刘胜军: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体系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金融机构逐利行为驱使下,定向调控的实际效果还需要观察。定向降准能否定向、精准地将资金引入中小企业去,目前还不能乐观,商业银行获得新的资金之后,可能将资金用于回报率更高的投资。即使是过去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也并不代表其具有更多流动性之后,仍会继续这么做。现有金融体系不能保证达到定向“滴灌”的效果,定向降准不宜长期实施。微刺激力度有限,对稳增长的效果也不会很显著。真正的稳增长,还是需要加快政府简政放权的体制性改革,尤其是大规模减税。

 目前有必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高位,如果经济进一步暴露风险因素,存准率还会下调,下调到15%到16%是中长期可持续的水平。在存准率下调过程中,如何防止货币过度投放带来的新一轮问题,需要谨慎把握。

 但是,降息完全没必要,目前影子银行利率是银行贷款利率的2至3倍,通过影子银行融资的主要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利率双轨制的最大受害者。官方利率不是太高而是太低,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消除利率双轨制。如果一味降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助益甚微。

 中国证券报:今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会融资数据双双创下数年新低,8月份虽有反弹仍显疲弱,这是否意味着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萎缩?对于目前的货币政策,实体企业应如何把握?

 刘胜军:信贷数据疲弱主要是因为经济预期变差,实体企业对经济和政策的“新常态”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依照过去的经验期盼“大放水”,不要认为政府会来救市。过去曾经出现的经济增速下滑,是在经济增长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出现正常的周期性变动,政府出手能够产生效果。而今是经济增长模式出现变化,GDP同比增长7%也许并不是底线,甚至可能更低,并且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也需要很多年。近年来,M2同比增速高达13%至14%,但经济仍然没有起色,说明经济效率低下,增长乏力,类似过去那种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没有必要出台,也缺乏实施的空间。

 我建议,企业一方面要采取稳健的财务政策;另一方面应该积极转型升级,向管理、创新、技术要利润,而不是把银行贷款和政府关系当成核心竞争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