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升达林业董事长江昌政:
加减并举 多举措推进清洁能源业务
□本报记者 郭新志

 □本报记者 郭新志

 升达林业董事长江昌政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进入清洁能源领域是公司的战略选择,业务调整将加减法并举,持续加大清洁能源项目投入,通过设立能源并购基金、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碳金融研究中心等多种方式解决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撑,确保该业务稳步发展。

 多举措推进战略转型

 中国证券报:公司为何选择跨行业转型?

 江昌政:公司在木质家具领域有着十多年的积累,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产业链已经很完备。但近年来,受房地产调控、宏观经济放缓等综合因素影响,木地板等家具产品行业疲软,纤维板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各项成本持续上涨,不断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公司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转型势在必行。

 同时,由于中国能源结构的问题,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呼声日趋高涨。相对于太阳能、风能等,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制造技术成熟、装载运输方便、市场接受程度较高,广泛应用乃大势所趋。公司看好其未来发展,通过收购四川中海股权进入了该领域。

 中国证券报:公司向清洁能源领域转型,跨度较大,能否顺利落地?

 江昌政:向清洁能源转型是公司的战略选择,公司对此经过了审慎考虑。在大规模投资该领域之前,公司已经做过详尽的调查,对该业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公司确定了“以木质家居产品、清洁能源为主营业务”双业务并重战略发展方向。为了使这一战略落地,需加减法并举。对于盈利的地板业务要做大、做强。公司将利用品牌优势、成熟营销网络、售后服务体系及核心技术,进一步把地板、门柜等产品做好、做大,为公司发展提供稳定的盈利。同时剥离亏损的人造板业务。公司通过向控股股东剥离人造板业务,在获取现金的同时轻装上阵,并可利用近8亿元现金撬动更大的资金,集中精力发展地板及清洁能源业务。

 对于清洁能源业务,公司将按长、中、短结合的方式推进液化天然气生产与销售、城镇燃气(管道输配)、加气站与调峰站三大业务板块发展。

 公司去年战略转型的第一步就是收购四川中海燃气。中海燃气已构建一定的业务基础,并积累了项目资源和客户资源。在此基础上,公司将快速拓展,逐步推进了彭山县年产40万吨清洁能源项目、汶川水磨城镇燃气项目、小金县城镇燃气项目、丹巴县城镇燃气项目、理塘县城镇燃气项目等业务布局及产业链建设工作。随着清洁能源项目不断投产,公司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

 多渠道化解业务风险

 中国证券报:公司发展清洁能源业务,如何解决气源、人才等问题?

 江昌政:液化天然气工厂建设的瓶颈不是市场问题,最根本的是气源问题。公司相关项目的气源来自中石油和中石化。四川本地的气源供应总体较为充足,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遵循一项原则:没有气源保障,LNG工厂不建。

 此外,公司正在发起设立能源并购基金,通过整合国内清洁能源业务,收购有优质气源的项目以及加注站、调配站、城镇燃气等项目公司,伺机介入天然气管道建设。在清洁能源业务领域,公司尽量以轻资产运作方式介入,降低风险。

 同时,公司积极准备介入能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适时申请相关资质,早日获得运营国外资源,进入国际化市场,弥补国内资源缺口。

 公司还计划成立碳金融研究中心,聚集一批液化天然气领域的优秀人才,利用研究中心的纽带作用,使其成为资金、信息、策划、技术、人才中枢。目前这一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中国证券报:公司在清洁能源业务发展上有何具体规划?

 江昌政:公司正在建设近十个区域的城镇燃气,几个LNG加注站也在建设中,LNG工厂项目进展比较顺利。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清洁能源业务将陆续给公司贡献利润。未来公司在该领域将陆续投资建设LNG工厂、LNG加注站和LNG调峰站以及城镇燃气。其中,LNG工厂属于公司长期投资领域,资金投入较大,公司将更多采取吸纳社会资金、利用能源并购基金来运作;而LNG加注站、LNG调配站以及城镇燃气这些“短平快”项目,公司更多采取自有资金建设,使其短期内就能给公司贡献利润。

 中国证券报:目前各路资本纷纷进军液化天然气领域,公司如何防范发展风险?

 江昌政:液化天然气LNG工厂的高利润不会长期持续,公司尽管看好这一领域,但必须在解决气源的条件下建设LNG工厂;避免过快、过大的重资产投入,把握发展节奏,多方引进社会力量;同时,收购重组获利优质项目,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同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