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财经风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输出 走出去能否海阔天空

 “除了从供给端着手,如兼并重组、升级改造、破产等手段,减少产能规模外,化解产能过剩也可从需求端着手,创造新的需求,产能输出就是寻找新需求的手段之一。”中信建投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行政负责人周金涛认为,一、二战期间美国大量发展工业导致过剩,二战后美国采用马歇尔计划输出国内过剩产能。欧洲和日本都有类似的历史阶段。最近的高铁、电力等设备和技术的输出正是中国面临制造业产能过剩困境下寻找新需求的努力。

 今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泰国、中东欧国家时都向当地政府、企业推介中国高铁、核电、水电等设备和技术。不久前,阿根廷宣布从中国采购24.7亿美元铁路设备。

 走出去正成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中金公司报告认为,未来几年东南亚基建将蓬勃兴起。2011年以来印尼、泰国等国家先后公布基建中长期规划,根据现有规划,预计2011-2020年间东南亚地区基建投资规模将有望达到1.5万亿美元,东南亚各国将进入大兴基建时代。目前,我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参与东南亚各国的基建浪潮,包括高铁、公路、港口、能源建设等,在政策及资金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参与中标的可能性较大。中国企业走出去短期直接受益于基建出口,中期受益于基建完善双边贸易的增加,长期受益于东南亚经济腾飞带来当地消费需求的释放,最终拉动中国相关行业如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化工等出口。

 诸建芳认为,由于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在全球具有一定技术、装备、规模优势,可以积极推动优势企业进行海外转移。而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产业实际情况看,传统过剩行业中的纺织、鞋帽、汽车和机械行业,以及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业也具有较强的海外转移可能性。但他同时强调,短期来看,大规模的产能输出难以形成,也难以缓解整体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

 “2012年中国的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大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数百亿元人民币的铁路设备输出,对缓解特定行业的产能过剩作用是比较显著的,但对缓解经济整体产能过剩仍略显不足,当前情况下,除了进一步扩大产能输出外,增加国内需求、从供给端着手等多种手段并进,才能有效缓解整体的产能过剩。”周金涛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