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间价又见新高 即期价淡然以对
人民币重现升值行情仍有难度
张勤峰

 □本报记者 张勤峰

 

 12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涨至6.1300,再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即期汇价则继续在6.09附近横盘运行。市场人士指出,在中间价改写新高背后,隔夜美元走低只是催化剂,人民币自身存在较强的升值动力才是关键,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国际资本流入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因素,支持人民币汇率维持相对强势。预计年底前人民币中间价仍有创新高可能,但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就此重新展开一波升值行情尚需观察。

 中间价时隔两周再攀新高

 休整了两周后,周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4日银行间外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日走高52基点至6.1300,突破前期高点6.1305,再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

 在11月20日达到前期高位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陷入短期盘整行情。在此期间,人民币中间价紧跟隔夜美元亦步亦趋,美元指数上涨,则人民币回调,反之亦然。而昨日中间价反弹并再创新高,与隔夜美元指数的承压下行仍是密不可分。隔夜汇市,由于投资者在欧英央行利率决议和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发布前保持谨慎,不愿持有过重的美元多头仓位,美元指数承压走低,纽约时段收报80.64,下跌0.32%。

 不过,总体上看,11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呈现持续震荡走势,尽管重心略微下移,但是将人民币创新高完全归结于美元弱势可能仍有失偏颇。外汇交易员认为,隔夜美元走低只是催化剂,人民币自身存在较强的升值动力才是关键。

 三因素力挺人民币强势

 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国际资本流入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因素,依旧支持人民币汇率维持相对强势。

 在三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重新走强的过程中,中国经济触底回升的作用毋庸置疑。外汇人士指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稳中向好,极大地打消了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并使企业和机构看多人民币重新成为主流。

 与此同时,9月以来国际资金重新回流新兴市场国家,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明显升值。另外,国内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到香港发行美元债券回内地使用的情况也明显增多。跨境资金大量流入,进一步推升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可能也成为人民币汇率坚挺的推手。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0月在全球贸易融资活动(即信用状和托收票据)中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及结算货币的比例,已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8.66%,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第二大常用的国际贸易融资货币。

 是否重回升值通道尚需观察

 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近段时间人民币成交量有所攀升,客盘结汇量总体较多,显示企业等部门看多人民币的仍是主流。不过,单凭中间价创新高就判断人民币就此走出盘局,展开新一轮升值可能为时尚早。

 有交易员表示,上海自贸区等举措对人民币有利好,加之临近圣诞节,出口企业结汇需求可能上升,构成人民币升值的推力,不排除人民币中间价继续创新高的可能性,但总体来看,人民币可能欠缺持续升值的合适氛围。

 首先,经济平稳但缺乏惊喜。事实上,近期中国部分经济指标表现相对平淡。比如,10月国内制造业PMI走平,部分分项指标则显示需求有所回软;非制造业PMI则出现一定的回落。接下来,春节前后将是经济活动的传统淡季,名义增速有略微回落的可能性。

 其次,美元有出现超预期波动的风险。虽然11月中以来美元出现轻微回调,但是跌势可能是短暂的,近期美国经济数据依旧表现良好,市场上认为美联储可能提前缩减购债刺激措施的观点在增多。退一步看,即便美元维持震荡走势,相关联储官员讲话和关键经济指标仍可能加剧美元波动,不利于人民币出现趋势性行情。

 最后,货币当局会否容许人民币大幅升值还需观察。在升值预期占主流的背景下,近段时间人民币即期汇价持续在6.09上方横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行增加购汇,冲销了客盘结汇的作用,而很多交易员猜测大行是受到了央行的指导。有交易员认为,考虑到美联储QE政策及相应的国际资本流动仍存在不确定性,加上年底本币市场资金面比较紧张,央行可能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大幅波动,而且适当购汇亦可增加本币流动性投放。某股份行交易员直言,现在市场很难预测人民币何时会突破近期波动区间,因为不知道央行何时会停止购买美元。

 Wind数据显示,周三银行间询价交易系统中,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收报6.0916,较周二微涨8个基点,全天最大波动幅度只有12基点,依旧保持了横盘运行态势。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呈现盘整走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