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6版:投基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均衡配置 逢低布局
□民生证券 闻群 王静进

 □民生证券 闻群 王静进

 

 进入10月,在政策改革红利、经济数据持续好转、流动性中性偏紧以及美国QE退出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继续震荡。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了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2013年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2.2%;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3%。1月至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经济数据符合预期,显示经济企稳态势明确。9月CPI同比上升3.1%,升幅高于8月份的2.6%,通胀压力隐现,财政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有限,经济增速难以再创新高。数据同时显示,10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为51.6。

 流动性方面,财税缴款、央行继续暂停逆回购以及月末临近导致近期资金持续收紧。根据首批公布三季报的近20家基金公司来看,基金普遍预期四季度经济难以有明显起色,金融去杠杆的节奏将继续。此外,IPO重启、美国QE退出预期压制市场走势,预计市场或仍将维持震荡的格局。临近十八届三中全会,各类改革预期如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自贸区等主题投资有望继续演绎。

 大类资产配置

 在流动性趋紧、通胀隐现以及政策真空期阶段,建议投资者继续维持均衡配置,在阶段性低点把握低成本减仓时机适度提高权益类品种的配置比例。具体建议如下:积极型投资者可以配置2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积极型品种),2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5%的指数型基金,15%的QDII基金,30%的债券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配置2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0%的指数型基金, 10%的QDII基金,35%的债券型基金,20%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保守型投资者可以配置1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40%的债券型基金,50%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

 偏股型基金:

 均衡配置 逢低布局

 目前是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的密集期,前期的强势股或将出现分化,有业绩支撑的个股有望继续强势表现,而部分高估值、业绩不达预期的题材个股则将估值回归。在反复震荡的市场行情中,基金的择时操作变得尤为困难,目前市场行业轮动的博弈很可能加剧,热点切换频繁。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保持均衡风格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精选选股能力出色的绩优基金。基金风格方面,适当增配中长期业绩持续良好且在震荡市中有较好表现的价值风格基金。具体来看,我们建议投资者逐步转向防御型配置,以消费服务行业为基础,兼顾业绩明确的成长主题板块,可重点关注重配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医药、农林牧渔等非周期行业的基金,主题方面可关注侧重于大气环保、信息安全、互联网运用等题材的基金。

 固定收益品种:

 关注权益投资管理能力

 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超预期,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致使资金价格上行,债券市场整体来看利空偏多,加之金融机构仍在去杠杆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短期债券市场难以走出趋势性行情。信用债经过三季度的调整后,低等级信用债面临的信用风险加大,行业和个券之间的分化加大。建议投资者规避重配中低等级信用债的债券基金,重点关注权益投资管理能力出色的偏债基金以及转债基金。稳健型投资者继续以分级债基A类份额、流动性较好的理财债基等固定收益类品种作为核心配置以获取绝对收益。

 10月资金面难言宽松,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与资金利率休戚相关,因此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有望水涨船高。此外,收益稳健、波动性小的货币市场基金使其成为弱市中资金的避风港。建议投资者关注货币市场基金的短期配置价值。投资者可根据基金规模、历史业绩稳定性、组合风险度、管理人固定收益品种管理能力等指标选择相对优秀的货币市场基金,如华夏、南方、嘉实等基金公司旗下的货币市场基金。

 封闭式基金:

 关注消费类分级股基B类

 多只封基的剩余运作时间已不足半年,短期的投资获利空间已经打开。当前A股市场参与情绪仍属高涨,投资者可逢低介入部分临近到期、投资管理能力突出、折价优势明显的传统封基。宏观经济继续大幅改善的动力不足,改革的方向尚不明确,在三中全会之前市场将处于政策真空期,A股走势或较为平淡,场内投资者可重点介入防御性较好的消费类分级B类份额,主要可关注的品种有中证内地消费主题、中证800医药等指数以及主投消费行业的主动分级股基如银华消费。债券分级基金方面,鉴于券种收益率高位震荡及利率债供给压力不减等因素短期仍将继续困扰债市,分级债基交易机会不大,建议投资者回避B类份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