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3版:本周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9月2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阳光” 战胜“僵尸”

 “我周围有好多在基金行业做了很久的人还都不知道分级基金是啥东西。”某分级基金业内领先的基金公司副总认为,对于工具类产品而言,投资者教育更为重要。“最重要的是告诉投资者分级到底是什么。场内客户非常聪明,信息捕捉能力非常强,只要告诉这些客户有什么样工具,他们自然会判断买卖时点。”

 与其抱有同样观点的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国内交易型基金做得好的基金公司的确在市场培育上下了大力。“有的公司专门为ETF产品在各券商营业部举办了上百场的培训。有的基金公司一直派人在银行网点宣讲、介绍,经过培育,人家现在基金规模也做得挺大。”

 国外的基金公司对交易型基金的投资者教育也非常重视。据了解,全球最大的ETF的提供商iShares,几乎没有销售渠道,早期通过多年不断地宣传、推广,随后借助市场时机,才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由于投资者结构存在差异,在我国,投资者培育或许更为重要。国外基金投资者结构机构占比较多,工具类产品里机构占比更高,但是国内基金投资者仍然散户化比较严重。国外交易型基金已经发展了20年,而我国还不到10年,在市场培育时间上相差很多,国内投资者对交易型基金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包括基金行业、交易所、券商等各方的合力。正如一位基金业内人士所言,“对投资者的教育,应该由基金公司、交易所和做市商三方面来合作去做,因为我们三方都是其中的受益者。”

 另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那些“先天不足”、“后天难改造”的交易型基金。随着交易型基金数量的不断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僵尸”基金存留在场内角落,既不能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也不能为基金公司贡献利润。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国外也有流动性不好的交易型基金,由于国外基金产品的退出机制很多,基金管理人可以选择合并或者消除,例如,如果基金规模很小了,维护的成本高于带来的收益,那么管理人就会考虑退出的问题。理论上讲,国内基金公司也应当衡量,0.5%的管理费收入,扣除基金经理薪酬、系统费用、交易费用等等,如果规模太小就会亏钱。“国内毕竟没有基金退出的先例,谁也不敢先尝试,因为不清楚产生的市场影响究竟如何。不如就放着等机会。”

 不甘心放弃市场时机,摊薄成本或许是一条折中的路径。“如果交易型产品的数量发很多,那么一些固定的费用,例如系统投入、基金经理报酬,平均摊下来的成本就会比较低。所以,也可能有的基金公司为了摊薄成本,多发些基金。”上述产品部人士表示,有实力的大型基金公司大量发行交易型基金,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播种”。“一方面,把种子种上,如果未来市场机会来了,规模就上去了,比如蓝筹股大涨,50ETF、180ETF就上来了;另一方面,国内基金公司对自己的战略定位还不清晰,国外成熟市场的基金公司都有一定的特色,很少是大而全的。但是国内基金公司不清楚自己未来是iShares还是Fidelity,所以这条线还不能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