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前市场只宜“看戏”不宜参与
长江证券策略研究小组

 □长江证券策略研究小组

 

 由于银行间利率水平的大幅飙涨和央行态度的相对中立,近两周市场情绪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尽管短期流动性危机出现了一定缓解,但是很多中期的隐忧并未消除,例如美国QE退出的预期与趋势,三季度创业板面临的解禁以及业绩。并且,尽管shibor利率出现了一定的回落,但是相较于3个月和1年期shibor来说,仍然处于高位,如果这一现象继续存在,未来几个季度实体面的资金成本和银行盈利都将被影响。就本周而言,我们认为短期急速下跌之后,市场存在修复的需要,但是从中期来看,目前的修复并不是大幅加仓的机会。于此相反,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投资者应当考虑调仓或适当减仓。

 流动性矛盾引发潜在风险

 从流动性来看,流动性水平尽管本周已经开始逐渐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相对较高,目前来看,shibor利率回落到1季度2.3%的水平可能性并不高。我们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首先,央行本轮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强硬态度是存在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控制银行体系的风险,防止未来金融体系出现硬着陆的危机。其次,美国下半年QE退出的预期只会越来越强烈不会减弱。

 未来2个季度内shibor利率如果持续较高,对于经济发展和银行盈利的影响将逐渐体现。首先,央行目前需要一个较为强硬的货币态度,这主要是因为财政、产业政策等手段在调结构方面永远面对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冲突,实施困难,而货币是统一性的政策手段。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经济迟迟未能见底,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制度的顶层设计,都可以用来加速去杠杆,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的缓冲甚至抵制,以及政府部门的条块分割的限制,上述三项政策难以落实。真正能够贯通整个经济,并且不受阻碍的,只有货币政策。资金市场是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的变动。虽然我们认为流动性的收紧,有利于去杠杆的进行,然而实体经济部门的收益率预期并未发生改变,因此预期中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金的重新配置可能是难以期望的。也就是说,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可能无法完成经济转型的目标。

 其次,美国QE退出的预期始终存在,并且越来越强。伯南克已多次确认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预期,一方面,美国经济平稳复苏趋势已基本确定,QE的作用在逐渐弱化,美国经济的复苏和QE的退出将进一步支持美元的强势,导致新兴市场的热钱流动转向,尤其是当前经济相对疲软的中国市场,从而加剧了国内流动性的波动,同时,QE退出将冲击国际市场的流动性,进而波及国内的流动性。从国内热钱流入情况看,5月外汇占款快速下降,也是造成5月以来流动性渐紧的主要原因之一,预计上半年热钱大幅流入的趋势在下半年或将发生逆转。

 最后,我们认为流动性高企对市场的本次影响虽然仅是短期的,但是对经济的伤害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内持续,我们可以发现,近期shibor的利率回落至5%左右的水平时遇到强有力的抵抗,意味着中期流动性再回到之前的宽松水平是较难的。一方面,这将损害银行自身在未来几个季度的盈利水平,其较低的估值可能存在一定的估值陷阱;另一方面,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居高不下,最终仍将传导至实体层面,影响地产、地方平台以及政府投资。

 经济继续下行

 市场参与价值小

 最近公布的6月汇丰PMI预览值回落到48.3%,从历史情况来看,汇丰PMI主要反映中小企业的经济景气度,汇丰PMI持续低于荣枯线,给中小企业未来两个季度的盈利状况蒙上了一层阴影。

 汇丰制造业PMI预览绝对数值水平创年内新低,且分项指标呈现为全面萎缩,表明制造业各环节景气度正在经历全面回落。内外新订单加速回落,生产由环比上升转为下降;在生产环节萎缩的背景之下,投入产品需求回落,表现为采购库存与投入价格的双双下降;唯一扩张的指标为产成品库存,反映了下游需求的疲弱态势。

 虽然二季度经济下行的趋势已成定局,但是市场对“底在何处”的担忧更甚,经济单边下行的后果是否会超出市场预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制度约束下,中国众多“僵尸企业”的存在使得经济见底的事件一再延后,而我们等待的去产能、去杠杆的趋势尚未出现。

 在前期大盘急跌的背景下,短期出现情绪的修复是十分正常的,但是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我们认为本轮反弹并不构成较高的配置价值,相反需要等待其他基本面不利因素的进一步释放。

 从板块上而言,我们依旧建议向龙头的成长股集中,并且看好成长的判断也是基于3-6个月的期限,周期品可能存在博弈机会,但是实质的参与价值较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