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5月0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键看风格能否成功转换

 打破禁锢的力量从何而来?有市场人士指出,风格从成长股切换至传统周期股是必要条件。

 常识上讲,“指数震荡”搭配“结构分化”的格局总体来看并不能“无穷尽”地演绎下去。这一判断的出发点在于,从概率上来看,真正能够实现业绩长期、稳定高增长的股票,在市场中的数量稀少,仅靠这些少数股票,无法支撑目前市场中数量多得多的所谓“高成长”群体股价持续上扬。换句话讲,市场也许可以支撑5%的股票保持50倍的估值,但必定无法支撑30%甚至更多的股票长期均享受这种高溢价。

 因此,成长股相对整体市场的估值溢价可以看作一根橡皮筋,拉伸到极限后总要收缩,这一收缩过程将以两种方式完成,要么整体估值上去,要么成长股估值下来。这两种过程也对应着指数的两种状态:上涨或下跌。乐观地看,若市场采取前一种方式,将引发市场风格切换。

 风格切换需要逻辑。未来数月内市场会否确实验证逻辑,目前并不确定,但这并不妨碍市场产生乐观预期。乐观预期之一是经济出人意料地好转,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经济正在二次探底,并有可能在2、3季度重拾升势。这一逻辑不新,但存在讲通的可能性。

 乐观预期之二是流动性放松,市场风险偏好增强。就目前看,该预期似乎更为“靠谱”:欧洲央行及印度央行先后降息,美联储也决定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欧美股市及大宗商品市场走高,也促使A股投资者有所憧憬,甚至有分析认为不排除中国央行降息的可能。从“新鲜”程度来看,该预期最具吸引力。

 最后,“增量资金”仍是多头不断“翻炒”的利好,外资看多、基金加仓,少则百亿、多则万亿,市场人士和媒体不厌其烦地计算着到底有多少钱能够进入A股。不过,该利好颇似“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边际效应就会下降。

 考虑到上述因素,风格转换存在可能,而从隔夜外围市场的表现来看,本周一打破“魔咒”的概率要高于此前数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