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观点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1月2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应人口结构变化 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民族证券 陈伟

 □民族证券 陈伟

 

 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等。尽管我国劳动人口结构变化导致潜在经济增速下降,但也有助于经济结构改善。我们应把握这个时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

 2012年我国15-59岁的劳动力总量首次出现了下降,总数为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考虑到2013年后60岁退休人口的数量持续高于15岁新进入劳动大军的人口数量,未来15-59岁劳动人口数量将继续缓步下降,我国劳动力逐渐进入短缺时代。

 另外,人口结构中老龄化特征更加突出。2012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为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而2011年的比例只提高了0.47个百分点。考虑到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人口增长很快,未来老龄化人口的规模和比例还会较快上升。人口计生委估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从“十一五”期间每年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期间的每年增长800万,2015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6.7%。

 劳动人口结构的这种趋势性变化无疑对于我国经济运行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劳动力人口减少表明,劳动力数量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为负;劳动赡养比的提高表明我国社会抚养负担正在加重。此外,储蓄率下降风险开始显现,国内总储蓄率从2010年的最高点51.8%回落到2011年的50.9%,进一步阻碍投资率的提高。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已经从2009年的9.8%左右下降到2013年的8%左右,在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提高的情况下,2015年将下降到6.5%左右。

 尽管我国劳动人口结构变化导致潜在经济增速下降,但也有助于经济结构改善。

 我国劳动力人口短缺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速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典型的例证是,2012年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9.6%,比前年提高1.2个百分点。我国低端劳动力短缺更为严重,近年来每年新增农民工数量小于每年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农民工的收入状况有了较大改善。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为13.5%,连续三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这会较大程度上改善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水平。以全国各省汇总为统计口径的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近年来已有所回升:2011年为45%,比2007年的最低点提高5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也不断下降:2012年为0.474,比2008年的高点回落了1.7个百分点。这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消费增长的强度。近两年来,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速的贡献持续超过投资贡献,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此外,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带来的消费快速增长还明显地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2012年第三产业增速恢复明显快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比例达到44.6%,比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虽然以上经济结构改善有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的因素,但我们仍难判断这种改善多大程度上是由后者引发的。毕竟经济结构的改善与经济周期性因素有关。例如,当投资增速下行较快,往往会出现更有增长黏性的消费支出占GDP比例被动上升的局面,2008年消费支出占GDP比例就从2007年的39.6%上升至44.1%。

 就此看来,目前经济结构的改善还是不稳固的。未来若仍延续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可能再次恶化,经济风险会徒然增加。

 在储蓄率见顶回落决定潜在投资增长率已下行的情况下,较快的投资增速将会很快引发通胀率上行。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多,社会阶层贫富差距仍处较高水平,政府不得不更快采取调控措施,经济将被迫下滑以纠正扭曲的经济结构。更多具有自我意识的“90后”人口进入劳动大军,以及劳动者收入水平较快提高等因素,会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生活心理预期,他们也就更不会接受那些有损自身权利和利益的经济制度安排,原有的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要旨的经济管理组织方式也必定会激发更大的社会矛盾,无疑会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

 因此,与其“逆”劳动力结构变化后的经济新规律而动,还不如顺应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主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我们更多“以人为本”,追求经济及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即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这必定会带来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持续的改善,以及质量、效益的提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