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16版:基金面对面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尚前 利率市场化促债市爆发

 中国证券报: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如何?对证券市场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陈尚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宏观背景是全球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原有的以世界工厂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开始出现转变,开始通过致力于拉动消费、不过度依赖投资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也就是说,中国处于分工格局的重塑过程中。此外,利率市场化也顺应了金融深化的过程。金融深化的两个层面包括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一般来说,利率市场化需要先行,它是实行汇率市场化的前提。此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先兆。

 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金融脱媒,即由原本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转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的模式;一是金融创新,即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会应运而生,各种中介和载体会迅速发展,比如以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工具为主的“影子银行”出现。美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市场基金的爆发性增长和发展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市场发展和创新带来的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将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预期收益及流动性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例如目前市场上不仅有传统的货币基金,还有创新型理财债券基金、短债基金等等。传统货币基金随时可以发起赎回,短期理财债基则有一定的运作期,到期开放赎回。另一方面,银行的定存利率通常高于活期利率,是因为定存让投资者牺牲了一定的流动性,理应获取更高的收益作为补偿,理财基金的产品设计初衷也是这个道理。此外,个人存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就成了活期存款,利息收入一定大打折扣。而理财基金的投资管理人能够通过适当期限错配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基金持有人的份额每日或定期可接受申购赎回,但收益所受影响较小。

 中国证券报: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固定收益投资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陈尚前:债券市场将迎来大规模发展阶段,固定收益投资也将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首先,固定收益市场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过去债券市场投资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以资产配置、长期持有为主要投资方式,这样的市场结构容易出现投资趋同性。而随着固定收益市场投资群体越来越多元化,投资者结构越来越丰富,固定收益投资模式和投资策略也将出现多元化,如长期持有、择时、个券选择、套利、对冲等等。

 二是收益来源的多元化。市场从以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为主导的利率产品,逐步发展到利率和信用债等产品并重的阶段。随着创新型货币市场工具如大额CD、资产证券化、国债期货等新的投资工具的推出,固定收益类产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这就为固定收益不同盈利模式获利提供了足够的工具和收益来源,资产管理人就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根据客户的需要量身定做,提供给他们不同收益特点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这种多元化使得固定收益类产品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总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绝对收益,当然,这主要取决于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和产品设计,这个特点会极大地推动整个固定收益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是风险多元化。收益多元化也必然带来风险的多元化。过去固定收益投资以久期风险为主,如今有久期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且许多风险是叠加的,另外杠杆的运用使得风险被急剧扩大。因此,对于资产管理者而言,在固定收益管理过程中,管理风险和获取收益同等重要。另外,过去资产管理收益来源主要依赖于资本利得,而随着上述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未来利息收入、分红收入等在收益来源中占比会越来越大,资产管理者要减少对资本利得收益的依赖。

 中国证券报:在这种背景之下,大成基金固定收益部有哪些部署?

 陈尚前:未来公司会丰富各种类型产品,形成一个固定收益产品超市。我们不仅要做资产管理,还要做负债(客户分类、需求细化等)管理,在合适的时候推荐合适的产品给合适的客户。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两方面工作需要重点落实:一是产品的纯债化。过去固定收益类基金管理主要以类似混合资产管理的思路为主,这种思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投资难度越来越大。而如果定位清晰,经过细分后,产品风险反而能够降低。所以,产品也要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细分。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没有一样产品是可以“包打天下”的。比如某些保险公司不能做无担保的信用债,我们就可以通过产品的细分定位,满足一些特定客户的需求。通过发行创新理财债券产品、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货币基金、债券ETF等产品,逐步形成一个固定收益产品超市;二是做好客户需求管理。客户的理财需求也需要引导,可以根据资产市场变化特征推荐相应的产品给合适的客户,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理财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