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7月31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差异化竞争 部分券商意在“借鸡生蛋”

 随着第二批18家券商获得私募债承销资格,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券商相关负责人认为,依靠传统业务改变目前的竞争格局比较难,新业务是突破点。这也是一些中小券商承销发行放量的原因。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在IPO业务上有传统优势的券商,更愿意选择优质中小企业,门槛定得较高。数据显示,平安证券发行的4家中小企业私募债备案金额不等,低的为0.28亿元,高的达2.5亿元。“我们在选择企业时,主要看其资质以及偿付能力。”刘春玲说,他们对企业的募集资金金额没有太多要求,在选择项目时主要从把控企业风险角度出发,部门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尽职调查,并设置专职人员审核私募债。

 杨鹏程透露,由于不同行业差别很大,对私募债的立项标准没法用统一的财务数据来定,因此更多参照了信用评级。他们的立项标准是信用评级能达到A+,融资规模则单笔在5000万元以上。之所以要求较高,也是此类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多,即使以后流动性出现一些困难,还有其他融资渠道可以填补。此外,这些中小企业后续进入资本市场的计划也是重点考虑因素。因为国信证券在私募债人员配备上有限,所以定位是往中高端方向走。

 相比之下,小券商更希望借这项新业务在IPO上实现突破。“我们只能量力而为,目前储备的项目只有两三家。”天风证券副总裁徐浪说,相比券商投入的人力成本,中小企业私募债不怎么赚钱,但从战略层面公司高度重视,并配置了专业队伍,希望通过承销私募债与一些中小企业发生联系,通过3到5年,将这些发债的企业送上IPO道路。

 “我们只能进行差异化竞争。”徐浪说,大券商有品牌有队伍,而小券商做一单业务都难。一些成熟的马上能IPO的企业往往选择大型券商,过一两年进入IPO状态的企业则被中型券商拿走,小券商能争取到的,只有那些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可能上市的项目。

 一些中小券商还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突围,他们承销的项目基本都是证券公司所在地的中小企业。对此,刘春玲认为,今后券商竞争的格局将多元化。一些小券商做本地项目时,相比综合性的全国券商,无论是在当地的人脉优势还是对小企业的了解程度,可能更具优势。而综合性券商的综合实力以及品牌比较强,服务范围会面向全国比较优质的中小企业。杨鹏程也认为,随着参与的券商增多,很有可能出现价格战的局面。有的券商或许会提高标准、走相对高端的路线,有的区域性明显的券商可能会在当地深耕,各有各的特色,将来是一个分层次的竞争格局。

 还有券商人士透露,目前收取的承销费用约为融资金额的1%—2%之间,但随着券商话语权的不同,以及定价和销售能力的强弱,今后承销费用可能会出现多种模式。比如除承销费用外,如果券商通过自己的综合实力,使中小企业实际发行的年利率低于其能承受的年利率,其中的差价部分券商将获取一定比例提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