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6月29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药品“黑天鹅”铩羽难恢复
□本报记者 刘国锋

 □本报记者 刘国锋

 

 近年来药企突发安全问题增多,在政策准入、产品安全、环境保护方面危机丛生,医药、食品板块飞出“黑天鹅”似乎已成常态。但比较这些投资案例可以发现,食品、保健品领域的公司易于困境反转,如三聚氰胺事件后的伊利股份(600887)、瘦肉精事件后的双汇发展(000895)、螺旋藻事件后的汤臣倍健(300146),不仅业绩能够恢复增长,股价也能够迅速“还阳”,属于“黑天鹅”中的温顺品种。但是医药企业遭遇危机后,常常如同铩羽后的瓷器天鹅,摔在地上便飞不起来,着实让投资者烦恼。

 近期的案例是,医药板块再次爆出中药注射液严重不良反映问题,相关产品市场前景受到冲击,而保健品板块的汤臣倍健在经历螺旋藻危机后,中期业绩预计实现90%-110%的增长,化解了产品危机带来的业绩影响。类似的问题,不同的结局,不禁形成鲜明对比,容易让人对医药股投资陡生寒意。

 医药股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政策、质量和终端的制约,常成为药企在危机过后实现困境反转的最大障碍。

 政策层面,药企需要拿到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入围地方招标的两把“钥匙”,才能获得同台竞技的机会,但今年发生的“毒胶囊”事件表明,在“十二五”药品安全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不仅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使企业产品被阻挡在基本药物目录之外,辅料层面的问题也可能使企业被阻挡在地方招标之外,无法取得进入医保市场或区域市场的入场券。

 质量层面,药品安全风险具有无法全面预知的特点。即使是具备了市场规模的药品,安全问题也可能随着科研的发展而不断暴露,今年被预警的诸如生脉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在风险暴露前都曾有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并树立了市场地位。随着国内用药安全监测的常态化,预计今后暴露出的类似问题将会增多,医药板块的“雷区”仍可能继续扩大。

 终端层面,医疗机构对药品的进入掌握着话语权。药企的主打产品一旦被预警,可能从终端上动摇市场基础,尤其对于处方药而言,医院在医药行业产业链中的传统强势地位难以动摇,且从临床应用层面对药品的学术推广有重要影响。此外,药企若在困境反转过程中引入新药,需要再次面对繁琐的学术推广和院线推广过程。

 与上述所列相比,食品、保健品企业在困境反转过程中面临的压力要小得多,能依靠广告和品牌推广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在终端层面具有极高的自主性。如汤臣倍健的渠道网点超过2.5万家,制作了由姚明代言的品牌片,在螺旋藻危机过后,仍能实现营收规模的大幅提高。

 众所周知,医药板块受到政策高度管控,且以产品质量安全为经营发展的前提。在国内外一些投资大师眼中,危机过后的困境反转可能产生投资机会,但对于医药板块而言,政策的惰性和延续性,及终端层面的束缚,可能使药企的困境反转过程过于漫长。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可忽视对机会成本的权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