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前沿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07月28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粮食供求缺口决定价格波动

 

 粮食的供求缺口决定价格波动方向,价格弹性决定价格波动幅度,生长期决定价格波动周期。我国小麦和大米消费稳定,玉米消费持续增加,供给主要受天气、库存、投机等因素影响,且生长期内供给弹性为零。粮食需求稳定、供给大幅波动且生长周期较长的特点决定此特征。

 小麦和大米需求稳定,玉米需求持续增加。过去二十年我国小麦需求量基本稳定。1992年我国小麦消费10905万吨,2010年为10950万吨;扣除用作饲料的部分,1992年国内消费小麦10630万吨,2010年9650万吨,净减少980万吨,减少9.2%,平均每年减少0.54%。

 国内大米的需求也一直很稳定。1992年国内大米消费12700万吨,2010年为13600万吨,18年消费增长7.09%,平均每年增长0.38%。

 玉米消费呈现缓慢增长态势。2010年国内玉米消费16800万吨,比1992年增长91.2%,年均增长3.67%,其中2010年饲料玉米消费11400万吨,比1992年增长90.0%,年均增长3.63%,扣除饲料用玉米,非饲料用玉米消费2010年5000万吨,比1992年增长94.1%,年均增长3.75%。

 与需求相比,粮食供给的特点是“生长期内、产量为零”。在生长期内,粮食产量易受天气影响,投机和库存因素也使得粮食供给波动较大。

 每种粮食都有相对固定的生长期,种植结构确定后,一旦因为天气、病虫等不利影响,或库存减少,往往会对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以绿豆为例,2009年西北、东北、华北等绿豆主产区干旱严重,绿豆种植面积减少,全国产量减少13万吨,而出口增加13万吨,进口减少7万多吨,一进一出,减少20万吨,整个市场的供应量减少30万吨,导致2010年绿豆价格大涨。另外,库存、投机与囤积会显著影响供给。

 从实际情况来看,粮食供给波动幅度明显大于需求波幅。1997年和2006年,小麦产量分别增长11.6%和11.3%,1998年和2000年分别下降11.1%和12.5%,最大波动幅度达到24.1个百分点。同期小麦消费最大波动幅度8.5%。大米产量最大波动幅度达到19.5个百分点。同期大米消费最大波动幅度7.9%。玉米产量最大波动幅度达到45.7个百分点,同期玉米消费最大波动幅度为11.0个百分点。

 由于粮食在生长期内产量为零,粮食消费只能依靠库存。因此,本期预期产量和消费的差即供求缺口决定价格波动方向。由于损耗的存在,供求缺口的最低保证量必须大于0。这一最低保证量在2004年以前由于粮食库存量非常大,对粮价影响很小;但2004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后,我国粮食一直处于紧平衡中,粮食供求缺口对粮价产生重要影响。

 弹性决定价格波动幅度。粮食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很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粮食在生长期内产量为零,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其供给价格弹性均为0,因此,微小的供求关系变化,都会引起价格的较大波动。从小麦的价格弹性来看,除去饲料消费,小麦需求价格弹性2000年最高,达到0.62,其余年份在0.25以下,相比之下,供给价格弹性波动大得多,但除去2006年(-2.55)、2005年(-2.03)、2001年(1.42)外,其余年份也均在(-1,1)之间。玉米和大米的价格弹性多数年份也在(-1,1)之间。

 生长期决定价格波动周期。粮食都有相对固定的生长期,一旦种植面积确定,在生长期内,产量为零,供给取决于库存和进口,且容易受到投机的影响。在生长期内,价格大幅上涨往往需要等到新粮收获,或者确认新粮丰收,价格才会止涨回落。因此,粮食价格波动周期,往往经历一个、两个或三个生长期。

 在1988-1989年通胀中,粮食价格连续上涨两个生长期。在1993-1995年的通胀中,粮食价格自1992年到1994年10月持续上涨三个生长期。在2004年通胀中,粮食价格自2003年8月到2004年4月大幅上涨,经历冬小麦的一个生长期。

 需求稳定、供给大幅波动且生长周期较长的特点,决定了主要粮食的价格呈现出“蛛网模型”特征。

 1999-2008年,小麦价格走过一个完整的蛛网模型,2008年的供给与需求都基本上回到1999年的水平,价格水平也基本相当。1998年前小麦较高的价格刺激了产量增加,导致库存大量增加,价格下跌;2001-2003年,小麦减产,库存急剧减少,2004年小麦价格快速上涨,刺激小麦产量2005-2007年大量增加,同期价格保持稳定。2009-2010年,由于种植成本上升,小麦价格大幅上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