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构密集调研生物医药公司
● 本报记者 黄灵灵

  ● 本报记者 黄灵灵

  

  近期,机构对生物医药公司的调研热情升温。Wind数据显示,9月以来,机构密集调研生物医药行业,相关公司受调研总数约80次。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链条支持创新药、设备更新等政策陆续落地,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等投资机会。

  医疗器械企业受关注

  从近期机构调研情况看,医疗器械公司受关注程度较高,接待机构调研家数最高的三家公司中,有两家分属医疗器械领域,分别为联影医疗和爱迪特。

  机构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半年经营情况、出海情况及下半年展望等。联影医疗介绍,2024年上半年,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持续加强,医改高质量纵深推进。上半年开始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对医疗健康产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因总体规模大、时效长、执行环节多等特点,政策落地时间较长,对报告期内的市场招投标活动有减缓的影响,市场需求也出现暂时性积压。

  在此背景下,联影医疗上半年业绩仍延续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归母净利润9.50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约29.83亿元,环比增长26.91%。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50.37%,同比提升近1.7个百分点。

  分市场看,在国内市场,公司CT、MR、RT等产品线的市占率获得较大提升,在各产品线的高端和超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取得了显著突破,同时公司积极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海外收入比重持续提升。

  同样被问及海外业务情况的公司还有爱迪特。爱迪特是国内领先的口腔修复材料及口腔数字化设备提供商。上半年,公司境内收入超过1.7亿元,同比增长20%;境外收入超过2.4亿元,同比增长近15%。

  对于海外业务增长的驱动力,爱迪特表示,公司针对不同细分市场采取差异化产品组合策略,在细分市场中保持产品力领先,通过价格合适、质量领先的产品奠定坚实的合作基础;此外,公司在关键市场设立海外本土市场团队、仓储、服务网络、培训中心,识别客户需求并高效地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客户采购占比和市场渗透率。

  政策暖风频吹

  业内人士表示,机构对生物医药公司关注度提升,与行业政策向好紧密相关。今年以来,各个层面相继出台利好政策,支持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并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行动方案》明确,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

  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

  随后,上海市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提出,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创新平台作用,瞄准细胞与基因治疗、mRNA、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基础前沿领域和新赛道,开展新靶点、新机制、新结构研究,布局前沿新技术和新型药物攻关。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药装备及材料、现代中药研制。

  看好生物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展望未来,机构分析称,在去年低基数背景下,叠加政策端利好影响,今年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改善。

  平安证券分析称,《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各地持续公布医疗领域设备更新实施重点和方案,明确更新升级的详细指标和具体实施方案,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2027年与2023年相比增长幅度为28%-30%。各地陆续公布相关资金支持政策,有望在下半年带来较大增量需求,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热潮。

  在生物医药创新方面,招商证券分析称,一揽子创新药鼓励政策相继落地的同时,各地政府陆续成立投向为生物医药的基金。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国内设立的生物医药政府基金合计规模已经超过555亿元,纷纷瞄准创新药、创新器械、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招商证券认为,政府资金的注入有望激发行业活力,建议关注创新产业链、创新药等投资机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