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6版:上市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震荡市股债ETF同步“吸金”
港股ETF成重点“埋伏”方向
□本报记者 王鹤静

  □本报记者 王鹤静

  8月12日至8月16日,股债市场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从ETF净流入额的变化来看,头部宽基ETF在上周后半程显著发力,大资金再度现身支持;港股ETF继续取代美股ETF,成为资金的加仓方向;超长债ETF也在长端利率波动中迎来增配资金。

  展望后市,部分公募机构认为,短期来看,A股市场风险偏好仍较低,存量博弈格局还将延续,后续可关注增量政策发力方向,寻找结构性机会。

  宽基ETF发力

  Wind数据显示,8月12日至8月16日,境内股票型ETF延续了此前的“吸金”态势,并且相比此前一周净流入额增加20亿元,达到228.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后半程8月15日、8月16日,多只头部宽基ETF成交额显著放量,大资金再度借道ETF呵护市场,助力指数企稳,A股市场随之出现明显反弹。

  从8月15日、8月16日的两日表现来看,易方达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入额高达56.19亿元,为该ETF贡献了上周96%以上的净流入规模。8月16日,该ETF净流入额高达32.21亿元,创下了近一个月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8月15日、8月16日的累计成交额也分别达到了42.92亿元、35.50亿元,同样位居股票型ETF前列。8月16日,南方中证500ETF的单日净流入额更是创下了近8周以来的新高。

  作为A股的核心资产代表,首批十只中证A50ETF上周累计净流入超7亿元,相比此前一周增加了1.7亿元,资金加码核心资产的趋势得以延续。截至8月16日,平安中证A50ETF规模已突破50亿元大关,银华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ETF、易方达中证A50ETF也达到了40亿元以上,相比今年3月成立之初实现规模翻倍。

  此外,上周多只科技创新相关主题ETF迎来资金逆势加仓,易方达创业板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净流入额均在10亿元以上,相比此前两周出现明显拉升;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华宝中证医疗ETF等行业主题ETF也都获得了的资金净流入逾2亿元。

  潜伏港股ETF成共识

  跨境产品方面,港股ETF代替美股ETF,成为了近一个月场内资金的主要流入阵地。

  截至8月16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近一个月净流入额超16亿元,在所有跨境ETF中位居榜首,该ETF已由年初80亿元左右的规模低点回升至120亿元以上。华夏恒生ETF、华夏恒生科技ETF、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易方达恒生科技ETF近一个月的净流入额也在5亿元以上。

  而近期美股经历了大幅调整之后,此前备受资金追捧的美股ETF净流入额开始显著放缓。以招商纳斯达克100ETF为例,一个月前,该ETF的单周净流入额曾高达7亿元以上,而近期这一周度数据已大幅回落至0.5亿元以下。

  同样受海外市场震荡影响,近期黄金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已逼近2550美元/盎司。基于此,上周黄金ETF、上海金ETF集体收涨。

  然而,目前业内规模最大的商品型ETF——华安黄金易ETF上周却遭遇了大幅资金净流出。8月14日,该ETF的单日净流出额超过了7亿元,创下今年4月24日以来的单日新高。整体来看,该ETF上周累计净流出规模高达14亿元以上,位居所有ETF前列。

  超长债ETF波动加大

  债券型ETF作为场内相对冷门的品种,也在近期债市的大幅波动中,获得了场内资金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

  特别是目前市场上仅有的两只超长债ETF——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上周共计获得资金净流入逾7亿元。截至8月16日,两只超长债ETF近一个月已获资金净流入近18亿元。

  不过,上周两只超长债ETF的二级市场价格均出现了剧烈调整。8月12日,两只ETF双双调整,随后8月13日、8月14日又大幅反弹,整体走出了一波少见的“深V”行情。

  对于超长债ETF上周出现的震荡,鹏扬基金分析,一方面海内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资金避险需求较强;另一方面,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国债收益率曲线管理。此外,今年保险和理财的规模增长较快,由于保险的负债久期较长,保险机构对于长久期资产的需求不断提升,部分投资者可能在合理的配置时机有增配动作。

  展望后市,博时基金表示,今年下半年降准降息仍有空间,财政政策或共同发力,增量宏观政策值得期待。当前国内基本面延续复苏态势,仍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呵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