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深度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冰轮环境董事长李增群:
向新而生向绿而行 把握低碳能源赛道大机遇
● 本报记者 任明杰 张鹏飞 李嫒嫒

  冰轮环境,一家1956年创立的老国企,一位1998年上市的资本市场老兵,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焕发新生,实现基业长青。原因何在?近日,冰轮环境董事长李增群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用三个“新”点出了公司永葆活力的秘诀所在:技术创新、产业出新和机制革新。

  “2023年,公司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占比不断提高,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70%。”李增群表示,2024年,公司将“刷新系统,重启增长”,提升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夯实竞争优势,在“水大鱼大”的低碳能源装备赛道加快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同时,公司将持续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任明杰 张鹏飞 李嫒嫒

  刷新系统 重启增长

  中国证券报:冰轮环境1998年上市以来,无论业绩还是市值都是资本市场基业长青的代表。你认为上市以来,冰轮环境做对了什么?

  李增群:上市以来,我们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999-2012年,我们叫做“二次创业期”,这个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2007年公司控股股东冰轮集团进行了股权多元化的探索,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国有股和员工持股分别占52%和48%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2012年我们耗资1.79亿美元收购了五大欧美系中央空调品牌之一的顿汉布什,当时顶住了巨大压力,收购后它的运营状况非常好。2013年至今,我们称作“国际化运营期”。2014年我们收购了华源泰盟,2015年又收购了顿汉布什母公司,同时我们在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的工厂也开始建设,2019年我们再次开启国企改革,这些对公司长期稳健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证券报:作为国内工商业制冷龙头,冰轮环境具有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只选一个的话,你会选什么?

  李增群:我先说一个细节:每年的国际制冷展上,我们推出的产品一定是第二年制冷展上的主流产品。产品引领的背后是什么?就是技术领先。所以让我选一个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我肯定会选技术创新。我经常开玩笑说,有两种钱我是从来不心疼的,一是花在员工身上的,一是花在研发上的。我们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都在3.5%以上,很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并填补了国内空白。比如,我们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谷物冷却机。再比如,2006年到2008年,我们用两年多的时间研发了大型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持续引领市场十几年,国内市场份额达70%-80%。而且,因为二氧化碳技术,我们三次获得联合国保护臭氧层奖励,是中国企业里唯一一家,这让我们非常自豪。

  中国证券报:公司2024年的经营方略为“刷新系统,重启增长”,这八个字具体怎么理解?

  李增群:具体来说就是归零纳新,刷新系统,重构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卓越成长体系;存量升级,增量加速,重启产品领先、效能卓著的高质增长引擎。为什么我们要“刷新系统”?因为201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几次大的并购,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文化,所以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我们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管理体制变革,包括企业文化。在系统刷新重构的基础上,我们期待再启增长,巩固中国工商制冷空调行业领军企业地位,加快打造能源与动力技术领域国际一流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为烟台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贡献冰轮力量。

  低碳赛道 水大鱼大

  中国证券报:公司要“重启增长”,未来十年主要靠什么?

  李增群:我们一直所处的低温冷冻赛道,天花板相对是比较低的。而这几年,我们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围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制造、低碳链条、低碳服务、低碳文化”六大支柱,全力打造低碳能源装备产业:一是工业余热余能余压利用,二是未来能源装备,比如氢能装备。我认为这个赛道天花板非常高,想象空间非常大。同时,以前我们无论是工商业制冷业务,还是中央空调业务,竞争都非常激烈,而低碳能源装备赛道让我们第一次超越了竞争。什么意思呢?我们在这个板块不是拼价格,而是寻找客户痛点,跟客户一起做整体方案,整个周期很长,如果投标的话,很少有人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我认为低碳能源装备是公司“十五五”大发展一个非常好的赛道。

  中国证券报:工业余热余能余压利用的潜力有多大?公司在此方面有何布局?

  李增群:随着工业能源消费持续增长,余热可回收利用空间非常大。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二,但一方面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工业过程中15%-40%的能耗最终将排放到环境中成为废热;另一方面,余热利用效率不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这几年受国家政策鼓励和引导,市场需求增长也很快。我们从事这块业务的经营主体是子公司华源泰盟,业务包括工业余热利用和城市集中供热,拥有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工业余热回收技术和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四大核心专利技术,以及八大核心产品,在余热回收机制、回收资源结构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有着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中国证券报:“双碳”战略下,除了节能减排,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为工商业制冷企业带来了更多产品应用场景,公司在这一领域是怎么布局的?

  李增群:我们在氢能、多晶硅、CCUS、天然气液化等业务领域都有着比较完善的布局。以氢能为例,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无论是氢气的运输、存储,还是加氢站,氢能压缩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全资子公司冰轮海卓氢能研究院开发的氢能压缩机,应用于氢燃料汽车、制氢、输氢、储氢、加氢、氢液化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氢能源体系。同时,冰轮海卓氢能研究院是现行国家标准《液氢储存和运输技术要求》的起草单位之一,并持续进行氢能压缩机系列化开发,截至2022年底已经完成了22MPa、45MPa和90MPa隔膜压缩机的设计、试制。

  深化改革 焕发活力

  中国证券报:冰轮环境是1956年成立的老国企,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朝气蓬勃,非常有活力,原因是什么?

  李增群:我觉得这与我们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虽然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国企,但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目的就是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活力。我们早在1988年就进行过股份制改造,接着就是2007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020年,我们又从股东层面进一步理清股权,股东冰轮投资为冰轮集团员工对冰轮环境的持股平台,更清晰、简化的持股结构有利于更加直观地绑定员工与上市公司的利益。最近一次国企改革是2022年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国有体制,市场机制。

  中国证券报:冰轮环境、泰和新材两家烟台国企2022年底进行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备受市场关注,这次国企改革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亮点?

  李增群:这次改革是烟台市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落实全市实施骨干企业倍增计划的重要举措。这次改革一个非常大的亮点是将我们两家由市管企业调整为市直大企业,不再按市管企业进行管理。具体的改革措施上,首先是调整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企业的现有市管领导人员自愿辞去市管干部身份,全面实现从“市管干部”向“经营人才”的身份转变;其次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方式,包括企业负责人在内的职业经理人全部实行市场化、差异化薪酬;最后是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完善企业市场化分配机制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中国证券报:这次国企改革,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增群:首先从经营业绩上来看,改革是卓有成效的。比如,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55亿元,不但大幅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刷新了历史新高,而且增长连续三年提速,2023年53.73%的增速也是疫情以来最快的一年;其次,2023年7月,我们发布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了公司高管、管理骨干、核心技术和业务骨干共623人,进一步健全了中长期激励机制,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紧绑定在一起;最后,2023年5月,公司入围了国务院国资委扩围后的“双百企业”,并在省市国资委指导下制定了2023-2025年“双百行动”改革方案和改革台账,在更高平台上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