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3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瞄准助听器赛道 头部企业布局热情高
● 本报记者 李梦扬

  ● 本报记者 李梦扬

  

  近日,联影集团旗下联影微电子自主研发的医疗级助听器产品uOrigin源正式上市。据悉,联影微电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影微电子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设立“联影听力教育基金”,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听力与言语康复系设立学生奖学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目前助听器赛道已有互联网龙头腾讯、AI龙头科大讯飞等多家头部公司布局。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助听器渗透率约为5%,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各界对听力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助听器的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从行业发展来看,国内已有一些厂商拥有助听器芯片自主研发的能力,关键芯片本土化是行业新生态建立之初抢占先机并最终实现弯道超车的决定因素。

  打造全链条自主创新国产助听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系主任吴皓表示:“我们国家听力健康行业现在面临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匮乏,尤其是听力师队伍。交大的听力学专业培养的是未来听力学的领军人才,此次教育基金的成立将大力助推专业发展。”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当前,上海正通过出台实施新一轮政策举措,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联影微电子作为首次实现从芯片、算法到整机及软件系统的源头性、全链条自主创新的国产助听器整机企业,将积极携手医院、高校以及更多合作伙伴,产学研医协同发力,打破创新孤岛,培养行业人才,共同推动产业升维发展,让更多更广泛的听障人群更早受益。”

  据公司介绍,此次上市的uOrigin源是行业首款适合国人语言习惯的医疗级助听器产品。对此,联影微电子助听器事业部总裁王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针对汉语的声场景,原创打造了中文听力平台,依托中文听力公式和中文言语增强2套算法协同发力,解决中文语境下的日常交流困境。”

  此外,王法表示,中国用户的生活方式与西方也存在较大差异,随之而来的是佩戴助听器时所处的声音环境有很多差异,例如嘈杂的医院、厨房、甚至是街头广场舞等场景。“我们想在国人所处的丰富场景中实现更好的言语聆听效果。一方面,我们的人工智能算法所使用的训练材料来自本土,从而使得产品在本土环境下实现更好的识别率和精确度。另一方面,针对一些嘈杂的声场景,我们的降噪算法使用的训练材料是实际采集的声场景,从实际的对比测试中实现了更高的语音识别率。”

  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

  业内人士介绍,从全球助听器市场看,海外SONOVA、WS Audiology等全球五大助听器集团子品牌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并掌握助听器领域的核心技术。

  而在国内市场,“我国助听器90%以上市场份额由进口品牌占据,国产品牌仅占不到10%,主要分布在中低端市场。”联影高级副总裁俞晔珩介绍,“我国听损老人超过1.2亿,而目前中国助听器渗透率只有5%。”

  2022年,腾讯、科大讯飞相继加入助听器赛道。当年,腾讯推出“天籁inside助听器”。据公司介绍,这是一款千元级的国产助听器,得益于天籁自研AI算法加持,该款助听器将复杂场景下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85%。同年,科大讯飞通过官网发布了旗下首个C端医疗系列产品——讯飞智能助听器,主打数字多通道、APP自主验配、自适应场景识别等差异化优势功能。

  锦好医疗是我国助听器行业首家上市企业,该公司于2021年登陆北交所。根据2023年年报,锦好医疗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下降10.38%。公司称,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在助听器业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目前已取得了美国FDA510(k)、欧盟CE认证,以及IS0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证书等,拥有医疗器械生产资质,已获得163项专利和9项著作权。公司同时拥有数字助听器芯片设计和算法研究开发能力。

  锦好医疗在日前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根据发达国家助听器市场的发展规律,人口老龄化、人均收入、佩戴意识和补助政策是助听器市场渗透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未来,助听器的渗透率将会逐步提高。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报告《2019-2025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2015至2019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8.4亿元增长到55.1亿元,在此期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8.02%,预计2025年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可达到80.7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