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ESG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2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航司“减碳”提速 可持续航油商用还需组合拳
● 本报记者 王婧涵 见习记者 郑萃颖

  ● 本报记者 王婧涵 见习记者 郑萃颖

  

  随着民航局《“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要求的完成2025年阶段性指标时间节点逼近,我国民航业减碳进程加速。通过优化航线、更换或改装机型、减轻飞机载重,部分国内航司在吨公里油耗、吨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已达到2025年指标要求。

  但作为民航业减碳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油(SAF)的使用还处于试水阶段。高昂的使用成本是限制其大规模商用的最大阻力,而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革新、政策激励,以及市场需求带动的规模效应。目前,国内外航司正在大胆尝试,增加SAF使用比例、投资SAF的研发生产。

  飞机改装减重效果显著

  记者统计发现,除华夏航空和春秋航空外,上市航司均已发布2023年ESG报告。

  当前,国内航司普遍通过节油减排、降低用水用电、加注SAF、深化碳资产管理等具体措施降低公司碳排放。

  根据上市航司今年发布的2023年ESG报告,通过优化飞行计划高度、控制飞机重量、优化航路航线、推广使用地面电源替代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等节油降碳举措,中国国航累计节油13.1万吨;南方航空累计节油17.51万吨;东方航空累计节油1.7万吨;海航控股累计节油9.5万吨;吉祥航空累计节油2.3万吨。

  目前,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吉祥航空吨公里油耗及南方航空、吉祥航空的吨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已达到民航局2025年要求。

  中国国航上述两项指标尚未达到要求。业内人士表示,不同机型受机龄、载重、飞行高度等因素影响油耗会产生一定差异。由于国航机型种类较多,油耗管理也更加复杂。目前,中国国航正通过多种手段监控性能指标,落实飞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减少飞机油耗。

  南方航空等航司通过改装机型、降低空气阻力减少飞机燃料需求。资深民航业管理顾问于占福表示,当前,空客A350和波音787等新机型在燃油能效上有显著提升;而在不更换机型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飞机餐食数量、不增加无效配重等方式也可以减少油耗。“比如机上杂志,很多人并不看,取消后乘客体验没有太大变化。但几百个座位上的杂志加起来,重量会有所变化。”于占福说。

  廉航代表春秋航空虽未公布ESG报告,但其绿色转型举措颇有成效。2024年年初,春秋航空获上海首批“转型金融贷款”。第三方评估机构认为,春秋航空实施的节能降碳措施符合《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要求的降碳路径,目前吨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目录的先进值要求。春秋航空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9亿元-13.4亿元,同比增长54%-60%。作为疫情后国内最先恢复盈利的上市航司,春秋航空降本增效的精细化管理方式为企业盈利提供了帮助。

  行业人士表示,在SAF未大范围普及推广的情况下,春秋航空等低成本航司在当前节能减碳行动中确有优势。

  SAF推广成效将成胜负手

  相较于飞机降重、节水节电等立竿见影的减碳措施,目前航空业普遍认为,发展SAF才是脱碳的根本路径。多家航司表示,SAF是航空公司绿色转型、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关键,但目前SAF使用仍受限于成本高昂,难以规模化推广。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50年,航空业65%的碳减排将通过使用SAF来实现。在无需对现有飞行器及航空基础设施进行大幅改动的基础上,使用SAF将比传统航空燃料减碳80%。

  中国航空业也将发展SAF视为未来一段时间完成节能减碳目标的利器。《“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要求,航空公司2020年-2025年累计SAF消费量应达到5万吨。

  德勤中国研究报告认为,如果中国航空业与IATA的SAF使用目标保持一致,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SAF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年,2050年中国SAF需求量将进一步达到8600万吨/年。

  近年来,国内航司在SAF使用上的探索正在加速。今年7月,川航首次使用SAF执行国际定期客运航班;2023年7月,中国国航为执飞的空客A350加注了10%的SAF,实现国内首次宽体机国产SAF商业载客飞行;2023年,东方航空共有24架次航班加注SAF;吉祥航空2023年首次在一架A321neo机型中混注了SAF,开启SAF降低飞行碳排放的序章。

  但目前国内航司的SAF应用仍在起步阶段。多位行业人士表示,SAF推广有较强的政策导向,由于SAF成本较传统化石基航空燃料成本高出3-5倍,大规模推广的经济条件尚不成熟。

  根据IATA预测,2024年SAF产量将增加三倍,达到150万吨,但也仅占2024年全球航空燃料需求的0.53%。

  目前中国具备SAF实际产能的企业较少,根据公开资料梳理,主要有中石化、君恒生物、海科化工、嘉澳环保、四川金尚环保等。业内人士透露,这些项目2024年投产的真实产能约为100万吨。

  业内公认最成熟的SAF生产技术路线是HEFA(脂肪酸加氢),对应的原料是UCO(餐厨废油)。“即便只有100万吨,中国的产能也可以满足全球的SAF消费需求,关键在于降低成本,政策推动,打开市场需求。”上述业内人士称。

  行业呼吁配套政策

  东方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事业部投资副总裁常睿文表示,如果SAF成本显著降低,将大幅减轻航空公司运营压力,促进SAF更广泛地应用于商业航空。

  于占福认为,SAF成本的显著降低需要从原料和技术路线共同探索,现阶段尤其需要研发投入支持。“通过布局上游SAF生产商,航空公司可以在SAF的成本管控上进行财务对冲。”于占福说。据了解,目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探索SAF产业链上的布局。

  国产SAF行业也已进入成长期。常睿文表示,国内有数十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开展SAF研发和生产,其中2家企业获得了适航认证,分别是中石化旗下的镇海炼化和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其次SAF产业发展需要补贴刺激。“当SAF技术取得突破,从原材料到生产的全流程成本降低,缩小与普通航油的成本差距,再加上政府补贴刺激市场需求,可以拉动行业产能提升,产生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于占福说。

  IATA预测,2030年SAF产能将达到5100万吨。航空公司认为,在航空业减碳趋势下,中国发展SAF将获得产业机会。

  国泰航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中国的百姓餐饮习惯和火锅盛行的客观事实,每天产生的废弃油脂数量非常庞大,这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而从电转液(PtL)路径看,中国有成本较为低廉的绿电资源,制成绿氢的成本比欧洲等地更低。

  “需要主管部门推出综合性的SAF支持政策,缩小SAF对于传统航油的‘绿色溢价’,协调航油掺混和机场等环节,带动SAF产业从上游原料到下游生产,再到终端用户的整体加速,在国际的低碳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国泰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

  石油公司正在中国加大SAF产业布局。比如,3月,总部位于法国的跨国能源石油公司TotalEnergies与中石化签署框架协议,将在中石化位于中国的炼油厂共同开发SAF生产装置。

  常睿文认为,如果SAF生产成本取得突破,将极大促进产业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此外,SAF的生产涉及多种原料和技术路径,也将促进生物合成、电化学、空气捕获等前沿技术在SAF生产中的应用。“SAF的商业应用有助于在全球范围树立中国民航的绿色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常睿文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