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A股下半年行情展望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利与成长并重
A股下半年布局聚焦三大方向
● 本报记者 胡雨 吴玉华

  ● 本报记者 胡雨 吴玉华

  

  随着上半年行情收官,A股市场下半年如何布局、有哪些主线成为投资者关切的话题。从券商研究视角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建议继续把握高股息红利资产这一主线,未来具备垄断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资产或更能获得长期超额收益。同时,可以围绕成长方向挖掘AI相关领域及产业链机遇,科创50指数在下半年同样值得重点关注。主题投资方面,上半年不断升温的新质生产力概念被继续看好,高端装备、机器人、储能、新材料等产业具备较高投资价值。

  红利布局价值有望延续

  在经历年初“中特估”与AI主题交替上涨后,高股息红利资产逐渐成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最强主线,银行、煤炭等行业上半年超额收益明显,一些行业巨头股价持续创新高。从多家券商机构发布的中期策略报告看,高股息红利资产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市场主线,后市仍然具备配置价值。

  从2023年12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红新规,到今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一系列制度层面文件的出炉进一步强化了A股市场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的氛围。在中国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策略组组长杨超看来,“1+N”政策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层对于市值管理和分红制度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未来上市公司将更加注重通过提升自身的投资价值来增强市场表现,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将通过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提升投资者的实际回报。在此背景下,红利策略将长期受益此政策导向。”

  杨超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在国内经济延续缓步修复的背景下,高股息资产的确定性较强,有望持续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且相比于此前几轮行情,本轮高股息策略行情的持续时间更长。展望后市,高股息资产仍具备较高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结合近年来红利资产的实际表现,其凸显的防御属性也成为天风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政策研究院院长吴开达继续看好红利方向下半年布局价值的重要原因:“2010年以来,中证红利指数的市场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有明显优势,尤其是近年来,红利指数由于其较强的防御属性,超额收益明显。展望未来,宏观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叠加新‘国九条’发布,盈利稳定的龙头企业有望继续展现强烈的分红意愿。而在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共振之下,具备垄断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资产或更能获得长期超额收益,潜在回报水平或更高,且在估值抬升后仍有望保持其高股息属性。”

  成长方向紧抓AI机遇

  与红利资产同被券商视为下半年布局主线的还有科技成长方向。比起高股息红利板块,当前各券商对下半年科技成长领域布局重点的判断各有不同,但把握AI领域的结构性机遇成为业内人士相对一致的共识。

  “当前,空间大、渗透率低但又有较大概率能够加速提升的是AI,如果国产AI技术能够突破,那么必将使得含AI量较高的科技股估值明显提升。”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从基本面角度看,今年尤其需要重视部分产业周期本身的回暖以及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投资机会;此外,考虑到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龙头很多在科创50指数成分股里面,因此,科创50指数在下半年同样值得重点关注。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凭借其良好的通用性和泛化性,正显著降低人工智能的应用门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大规模落地。”据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介绍,AI技术赋能推动消费电子复苏开启,当前AI手机、AIPC等新产品正重构消费电子市场,复苏趋势逐渐明显;人工智能性能的提升将对高性能芯片、存储器和传感器等关键半导体元件带来更高的需求,目前来看全球半导体行业已处在明显回升趋势中;算力需求爆发,相关基建领域也将受益,预计在政策支持下,数字基建建设或将提速;此外,AI技术在汽车、家居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也将提速。

  对于被视为直接受益AI产业发展和热点事件催化的TMT板块,华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认为,下半年预计通信行业整体表现好于计算机和传媒,通信行业具体细分领域中,考虑到“设备更新”潜在政策支撑、AI基础设施逐步普及利于设备需求等因素,通信设备领域预计好于通信服务领域;计算机和传媒行业下半年有望演绎出阶段性的主题机会,期间也存在较多潜在催化事件出现的可能,但新一轮行情上涨契机的关键在于重大催化剂何时出现。

  主题投资重视新质生产力

  从主题投资角度出发,今年上半年新质生产力颇受市场关注。展望下半年布局,多家券商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概念所涉及的多个细分方向。

  杨超认为,从产业层面来看,培育新质生产力主要包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两大板块。结合当前估值水平来看,2024年下半年,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数字经济、机器人、储能、新材料、医药生物等产业仍然有较高投资价值,考虑到基数效应,预计前述产业2024年业绩增速也会有较好表现;中长期来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中长线配置价值突出。

  万联证券策略分析师宫慧菁表示,从新质生产力指数成分股所属的申万一级行业看,电子、通信、汽车、机械设备、传媒、电力设备行业权重较高。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和消费电子产品新一轮技术创新周期的到来,计算机和电子行业长期配置价值明显。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鼓励汽车消费和放宽限购限牌等多重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汽车板块的估值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总的来说,当前新质生产力多数细分领域的指数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估值修复潜力较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