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谱“成长计划”
科技金融书写“皖美”答卷
● 本报记者 张勤峰 彭扬 欧阳剑环

  ● 本报记者 张勤峰 彭扬 欧阳剑环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为中心,方圆三公里之内,有软件园、集成电路园、新能源产业基地等大小十余个产业园区,安徽福晴医疗装备有限公司和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均坐落于此。

  徽州大道与庐州大道之间,徽商银行总部、中国农业银行客服中心、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工商银行(合肥)后台中心……多家总部级金融机构比邻相望。

  2022年11月,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落地。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进安徽省合肥市看到,试验区创新气象盎然,金融活水涌动,一系列创新制度性安排有效促进科创金融供需良性循环,科技与金融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融合持续加深,愈发成为“科创之都”的又一鲜明形象。

  共同成长 塑造科创金融新模式

  “‘强’磁多理 ‘大’有可为”——步入福晴医疗的展厅,一行标语引人注目。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系统、分立式术中磁共振系统、磁共振引导放疗系统、移动磁共振诊疗车……中央展台上陈列的产品模型,莫不与“磁”有关。一旁的陈列墙上,“挤”满了各式奖杯、证书,其中一张证书上赫然写着“2023年度合肥高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