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
● 本报记者 杨洁

  ● 本报记者 杨洁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6月20日至6月23日在天津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本届博览会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在6月20日举办的开幕式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和企业领袖就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他们一致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毅表示,智能化需要久久为功,“慢不起,但也急不得”。他认为,不要将人工智能应用过度娱乐化,要着力研究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构建问题,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大模型、脑机接口、脑认知这三类技术需要同步发展、充分融合。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应充分发挥好人工智能的引擎作用,通过以“新”促新,以“智”提质,让每家企业、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红利,都能成为创新和创造的主体。杨元庆表示,应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尤其是加强人工智能端侧的创新,“让人工智能的入口变得触手可及”。

  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突破性技术,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领先提供了强大驱动力。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介绍,公司坚定软件定义汽车下的智电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探索产业跨界融合解决方案,已为用户累计推送并完成140万次OTA升级,总智驾里程累计2.65亿公里,居全球前列。张兴海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50%,相信未来智能驾驶的渗透率会迅速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