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光资产总经理彭吉海:
引导险资聚焦数字、智能、绿色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几个月来,各部门、各地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部署多项政策措施。

  “金融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抓手。”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吉海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保险资管行业应当做中国经济转型要求的践行者,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和绿色经济。包括探索数据资产作为增信资产的可行性,积极开发基于数据要素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等。

  助推产业智能化

  彭吉海认为,新质生产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智能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保险资管行业可以从自身业务开展与投资两方面帮助推进产业智能化进程。

  具体而言,彭吉海表示,一是在自身经营中大力应用智能化技术。在客户对接方面,引入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新型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大语言模型的人机交互优势。在投资管理方面,推广智能投研与智能辅助投资决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投资能力与投资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在风险管理方面,利用好行业数据基础,构建大数据智能风控能力,在市场具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

  二是帮助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流程智能化。发挥保险资金长期限优势,加大对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专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相关创新企业的投资力度。保险资管也可通过设立专注智能化改造的ABS产品,为智能制造赋能传统制造业提供支持,帮助推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互联工厂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业创新升级。

  三是以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智能化改造。保险资金通过资产支持计划、私募股权基金、纾困专项产品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推进小微企业智能化方面,保险资金可通过租赁资产形式向小微企业出租高端装备、工程机械等,直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智能设备支持。同时积极开发基于数据要素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借助工业互联网与公共数据开放的契机,充分利用好中小企业的设备运行数据、工商税务数据、电力数据,精准给予中小企业供应链资金支持。

  提高数字化水平

  在彭吉海看来,除了推进产业智能化,数据本身也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做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大文章的关键。保险资管行业可以从自身业务开展与投资等多方面提高数字化发展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保险资管属于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积极推进自身经营全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既是依托数字化技术建设金融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实践,也为国内数字供应商提供了大量需求。”彭吉海认为。

  与此同时,彭吉海表示,保险资金还可以大力支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技术原始创新提供直接融资。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东数西算”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和数据流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保险资金也将继续发挥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以多种投资形式服务国家数据重大战略。

  “保险资金期限较长,适合为研发周期长、初期投入大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下一代信息技术提供股权融资支持。”彭吉海说,新“国九条”提出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落实并完善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更好鼓励开展长期权益投资。阳光资产长期关注数字经济、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方向带来的长线投资机会,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根据科技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及特点,不断优化投资方式和配置策略。

  此外,彭吉海还认为,应在投资业务中寻找数据资产的投资价值。比如,在非标投资中,探索数据资产作为增信资产的可行性;在进行信托计划投资时,研究以数据资产作为信托产品底层资产的可能性。

  完善绿色投资业务

  “保险资金风险偏好稳定、投资周期长,天然与绿色经济、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需求契合,可以为我国绿色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出贡献。”彭吉海表示。

  彭吉海介绍,从国际经验看,ESG/可持续投资是在保险公司资产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虽然我国ESG投资相较发达国家起步晚,但近年来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多层次ESG投资产品和市场体系。目前开始披露ESG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多,上市公司ESG评级不断提高。“未来转型金融增长、尽责管理发展、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生效、自然相关信息披露加速等因素,都有望促进保险资管行业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投资业务。”他说。

  展望未来,彭吉海认为,应将绿色金融结合ESG体系建设,整体思考和规划;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投资分析框架,做好优质绿色经济、绿色转型的价值发现,不断推动投资结构优化。保险资管公司应当积极参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在基于企业财务表现的传统估值体系之上,将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纳入投资评价流程,对于因绿色转型、国家战略需要、社会责任承担等因素暂时影响财务表现的企业,给予全面的价值评估。

  同时,应加大绿色投资/ESG的研究,加快成果转化,对投资起到推动作用。加大在高碳识别方面的投入,包括成立相应的跨部门工作组机制,在系统数据采购和人员配置上也应重点支持和加强。

  彭吉海介绍,阳光保险将ESG因素积极融入投资活动中,推动资金流入绿色低碳及可持续优质产业:制定了《绿色和可持续投资统计规范》,明确可持续投资定义与统计口径,准确识别并深入分析投资目标绿色与可持续投资属性,建立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投资管理机制。截至2023年末,阳光保险可持续投资余额超500亿元,其中绿色投资超180亿元,重点布局工业创新、健康福祉、清洁能源及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在上述领域的投资规模分别达到198亿元、109亿元、86亿元、84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