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股票代码:600399 股票简称:抚顺特钢 编号:临2024-035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4】0600号)(以下简称《监管工作函》),现将《监管工作函》具体内容、公司回复情况及年审会计师事务所核查意见公告如下:

  依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以下简称《格式准则第2号》)、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等规则的要求,经对你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为便于投资者理解,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1.1条的规定,请你公司进一步补充披露下述信息。

  一、年报显示,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5亿元,同比增长9.72%,实现扣非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7.54%。应收账款余额为5.61亿元,同比增长50.34%,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为0.87。在毛利率方面,公司钢铁业综合毛利率为13.35%,同比减少1.34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毛利率较低,分别为3.87%、5.04%、4.68%,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毛利率较高,分别为19.84%、20.10%、33.54%。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特殊钢销售49.78万吨,同比增长7.32%。公司计提所得税费用为-0.06亿元,去年同期为0.7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11亿元,同比增长36.73%。此外,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6.13%。

  问题(一):结合特殊钢行业情况、产业链上下游情况及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有关情况、公司销售回款的具体模式、信用政策等,说明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增长较快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公司回复:2023年钢铁行业总体仍然呈现产能过剩且需求疲软的发展态势,房地产、汽车、工程机械、造船等主要下游行业需求恢复低于预期。在成本高企、需求减弱、价格下降的背景下,行业总体盈利能力下降。

  特钢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及不确定性,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特钢产业链上游包括铁矿石、合金等原材料制造以及废钢回收再利用环节;下游应用包括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主要工业制造领域。

  1.上游情况

  特殊钢行业供应链上游原料端如废钢、合金、炼钢辅料以及耐火材料等行业,在与规模性特殊钢企业合作过程中,主要以赊销为主,而在面对小型采购企业时,往往以预付款销售为主。公司在特殊钢行业中属大型企业,因此,与上游企业结算方式以赊销形式为主,结算周期根据产品特性有所不同。而部分产品因品牌特点以及市场特色等原因,执行先付款后发货的结算方式,该部分产品公司在采购过程中按供方要求实施预付款采购方式。

  2.下游情况

  公司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石油石化、核电、风电、汽车等。近年来,公司大力开展新产品研发工作,叠加相关政策扶持,为公司高端产品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

  国务院于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国家对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发展的政策支持为部分高端特殊钢企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2021年1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应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重点领域,着重推进高温合金、航空轻合金等材料创新发展,对以高温合金等高端特殊钢为核心产品的公司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2022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提出要提升钢材的供给质量,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特钢产品,引导特钢行业技术提升与发展升级。同时,我国建设“两机专项”将推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研制,对高温合金材料的需求起到推动作用。总体来看,未来高端应用领域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为行业带来新的需求,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高端特钢产品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这些都将为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2023年,特钢产品大部分民用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重点布局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电、风电、油服等领域。由于上述品种普遍采用赊销模式,合作增量导致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较快。按行业具体分析如下:

  (1)航空航天

  由于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及交付周期较长,导致产业链相关生产企业资金占用较大、回款较慢,行业内普遍采用赊销模式交付相关产品。公司在航空航天方面的产品产能逐步增加、销售金额也在同步增加,公司重点航空航天赊销户2023年比2022年结算额增加4.84亿元,赊销金额上升1.45亿元。

  (2)汽车钢

  2023年,受燃气车短期需求拉动及下游客户增加备库影响,商用车汽车钢市场需求有所上升;受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增加,对乘用车汽车钢市场有利好影响。汽车钢行业客户资金整体较为紧张,付款政策普遍采用赊销方式开展业务。公司重点汽车钢赊销户2023年比2022年结算额增加3.42亿元,赊销金额上升0.69亿元。

  (3)不锈钢

  “我的钢铁网”披露的不锈钢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不锈钢产销量576万吨,同比增加26.1%。受国家政策影响,煤电行业新上项目带动锅炉及锅炉管的需求量,公司生产的不锈锅炉管坯为其配套穿管,该产品采取赊销模式,赊销周期一个月。公司不锈钢赊销户2023年比2022年结算额增加1.01亿元,赊销金额上升0.2亿元。

  3.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情况

  2023年特钢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年末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0.29%-31.76%之间,公司年末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4%,处于特钢行业中间水平,且低于行业平均值。公司的主要产品汽车用钢、军工及航空航天用钢,行业内普遍采用赊销模式开展业务,公司采用的赊销政策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基本相同,赊销周期从1个月至3个月时间不等,符合行业惯例。具体见下表:

  ■

  (数据来源:申万行业分类-钢铁-特钢行业上市公司年报)

  公司在市场整体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对外聚焦优质客户,抢抓市场机遇,树立品牌形象;对内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核心产线效率和关键品种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技改项目快速达产达效等工作,核心产品占比不断增加。

  公司的销售政策包括预收款模式、现销模式、赊销模式,其中赊销模式采用赊销周期及赊销额度双控制,周期是根据行业及客户特点确定,额度是根据客户的信誉、经营情况以及与公司的合作情况来综合评定。

  公司大部分核心产品采取赊销模式,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较快,但低于行业平均值。虽然应收账款同比有所提升,但客户多以大型国有军工、航空航天生产企业及国际化大公司为主,违约风险较低,公司整体赊销风险可控。

  问题(二):结合不同地区市场情况、不同产品分地区销售情况、主要产品毛利率情况及不同销售模式毛利率情况等,说明不同地区产品销售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回复: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毛利率较低,分别为3.87%、5.04%、4.68%,公司在上述地区销售的产品主要为汽车用钢、民品不锈钢、工模具钢等,该类产品由于公司生产工艺原因成本高于同行业,同时随着市场需求放缓,各钢厂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导致上述地区销售毛利率偏低;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毛利率较高,分别为19.84%、20.10%、33.54%。公司在上述地区销售的产品主要为军工及航空航天用钢等高端产品,该部分产品生产工艺复杂,钢材性能、质量要求高,同时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故上述地区销售毛利率相对较高。

  表1:分地区毛利率情况表

  单位:万元

  ■

  表2:2023年分地区品种收入占比(%)

  ■

  表3:分品种毛利率情况

  ■

  问题(三):结合公司所得税政策,说明所得税费用近年来变动较大,本期为负值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回复:2022年公司所得税费用7,197.68万元,2023年公司所得税费用-576.63万元,2023年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减少7,774.31万元,变动幅度-108.01%。变动幅度较大且本期为负数的原因如下:

  1.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28号)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

  2022年度,公司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并对资产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不一致产生的税会差异计提递延所得税费用2,231.78万元。2023年度,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已失效,故无新增计提递延所得税费用。

  2.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的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另《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6号)规定财税[2018]54号文件规定执行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2022年,公司结合自身生产经营需要,针对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新购进设备、器具,选择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资产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不一致产生的税会差异,公司计提递延所得税费用5,156.02万元。2023年度,由于公司尚有大额可弥补亏损,针对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公司未选择享受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无新增计提递延所得税费用。同时,针对以前年度一次性扣除产生税会差异的固定资产,按照2023年度折旧额转回已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费用744.33万元。

  问题(四):逐项说明本期计提相关减值的具体情况、依据和合理性,并结合以往年度相关情况,说明本期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的原因;

  公司回复:

  1.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减值计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减值准备544.17万元,上年同期未计提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减值准备。

  (2)减值计提合理性及大幅增长的原因

  2023年,经公司内部讨论及判断,公司三宗土地(土地使用证号:抚顺国用(2006)第0191号、抚顺国用(2006)第0192号、抚顺国用(2006)第0193号)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利、可使用价值低、询价过程中有价无市等多种原因,前期厂区扩建、置换等盘活计划在实操过程中不具可行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五条的规定:“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五)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同时结合公司前述内部讨论及判断情况,以上三宗土地在2023年已出现减值迹象,需进行减值测试,故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评估机构评估结果,本期对上述三宗土地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44.17万元。

  (3)减值计提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

  第六条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第八条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第九条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第十条 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下列各项: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该现金流出应当是可直接归属于或者可通过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当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时,企业预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由于三宗土地已闲置,并未参与生产经营过程,公司管理层无法准确预计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以及在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将收回的净现金流量,公司根据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可收回金额。

  公允价值的测算方法如下:

  ①估价方法的确定

  估价方法的选择应按照地价评估的技术规则,根据当地地产市场发育状况并结合该项目的具体特点及估价目的等选择适当的估价方法。经过评估人员实地调查,认真分析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在确定上述估价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估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市场比较法进行评估。

  ②运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测算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是在求取一定待估宗地价格时,根据当地基准地价水平,参照与待估宗地相同土地级别或均质区域内该类用地地价标准和各种修正因素说明表。根据两者在区域条件、个别条件、土地使用年限、市场行情、容积率、微观区位条件等的差异,确定修正系数,修正基准地价而得出估价对象地价的一种方法。

  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与抚顺市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修正体系,委估宗地通过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宗地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P=P1b×(1±ΣKi)×Kj+D

  式中:

  P----宗地价格;

  P1b--某一用途、某级别的基准地价;

  ΣKi-基准地价修正系数;

  Kj---期日、用途、容积率、土地使用年期等其他修正系数;

  D----土地开发程度修正值

  ③运用市场比较法测算

  市场比较法是在求取一定委估宗地的土地价格时,根据替代原则,将委估宗地与在较近时期内已发生交易的类似土地交易实例进行对照比较,并依据后者已知的价格,参照该土地的交易情况、期日、区域以及个别因素等差别,修正得出委估土地的评估时地价的方法。

  其基本公式为:

  P=PB×A×B×D×E

  式中:

  P--待估宗地价格

  PB-比较实例价格

  A--待估宗地的情况指数/比较实例宗地情况指数

  B--待估宗地估价期日地价指数/比较实例宗地交易日期地价指数

  D--待估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比较实例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

  E--待估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比较实例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

  通过对委估宗地所处区域土地市场和土地价格的分析,结合委估宗地土地利用现状、方法选择依据和估价过程数据取值的可靠性及本项评估目的,考虑到两种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比较接近,可信度高,说明选用方法比较适宜,反映了地价的现实水平。经综合考虑,本次评估采用两种估价方法评估结果的简单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公允价值确定结果。

  综合以上计算依据并考虑相关处置费用后,土地使用权减值测试结果如下:

  单位:万元

  ■

  综上,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减值具有合理性。

  2.存货跌价准备

  (1)减值计提情况:公司2022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142.54万元,2023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589.33万元,2023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增加2,446.79万元。随着钢铁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公司为实现规模效益,针对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不具备成本竞争优势但仍有一定边际贡献的品种以低于成本价格接单,从而摊薄固定成本,增加公司整体利润。

  (2)减值计提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即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综上,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具有合理性。

  问题(五):结合市场行情变化、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等,说明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

  公司回复:

  2024年一季度主要业绩与同期对比情况表

  单位:万元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加6,625.17万元,增幅166.13%,主要原因如下:

  1.2024年第一季度产品营业毛利25,209.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82.90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产品营业毛利率12.17%,较上年同期增长1.15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回升,公司产品营业毛利率同比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前期投入的技改项目陆续达产,盈利能力较高的“三高一特”产品销量大幅增加,2024年一季度“三高一特”产品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4.63%。同时,原辅材料价格下降也增加了单位产品的毛利。

  钢铁行业原材料市场自2023年起整体上处于下行区间,其中特钢用原材料,如镍、铬、钼、钒、钴等关键合金材料下行幅度较大。富宝网显示,钼铁2023年一季度最高价格39.2万元/吨,均价约30万元/吨,2024年一季度平均价约21.5万元/吨,降幅近30%。关键材料镍是公司生产高温合金的主要原材料,受制于全球需求乏力,镍矿及进口镍资源堆积,社会库存增加,价格走低。富宝网显示,2023年一季度最高价格在24万元/吨,均价约21万元/吨,2024年一季度平均价约13.5万元/吨,降幅约35%。具体趋势见下图:

  表1:60钼铁价格走势

  ■

  (数据来源:富宝网)

  表2:金川镍价格走势

  ■

  (数据来源:富宝网)

  2.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6,784.2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72.50万元。公司研发项目按照项目计划开展,同时结合公司生产活动进行统筹安排,2024年第一季度按计划开展研发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

  3.2024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1,55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16.12万元,主要系根据2023年9月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公司2024年一季度共实现增值税加计抵减1,240.67万元,增加其他收益1,240.67万元。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公司上述回复的核查意见:

  我们已阅读抚顺特钢上述说明,基于我们对抚顺特钢2023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我们认为上述说明与我们在执行抚顺特钢202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了解的信息一致。

  针对上述说明,我们主要执行了如下审计程序:

  (一)收入确认

  1.了解与收入相关的内部控制及信息系统,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执行收入的分析程序,分析营业收入、毛利率等异常波动原因,对财务报表项目勾稽关系以及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差异保持职业怀疑,如收入变动幅度与现金流量、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变动幅度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检查关键财务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

  3.检查主要的销售合同,查看重要合同条款,关注交货与付款条件、退货等特定条款的合理性,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和控制权转移等条款,评价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规定;

  4.通过审计抽样的方式对销售客户进行函证,确认报告期间的交易金额及应收款项的余额;对于未回复的函证,通过相关替代程序检查相关交易的金额以及应收款项的期后回款情况;

  5.主要客户检查及变动分析,了解报告期内前十大客户较上年变动情况,结合工商信息查询、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访谈等程序,核查报告期内主要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注册地、经营地、注册资本、股权结构、成立时间以及主营业务等;

  6.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销售收入,执行截止性测试,以评价销售收入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二)所得税费用

  1.执行期初余额审计,获取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复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实际申报数与2022年度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依据是否一致,是否已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复核2023年度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准确性,是否已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3.结合其他财务报表项目及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复核是否存在应确认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事项。

  (三)减值计提

  1.了解与资产减值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实地观察公司土地使用权使用情况,复核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复核减值计提的充分性;

  3.复核管理层针对减值测试聘请的专家工作,包括复核专家使用的假设、方法及模型的恰当性;

  4.检查管理层存货跌价准备会计政策是否在报告期发生变更,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5.获取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复核确定可变现净值相关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会计估计确定的合理性,并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重新测算;

  6.结合行业状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充分了解公司如何作出资产减值损失相关估计,复核相关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评价相关会计估计方法的恰当性;

  7.执行存货监盘程序,检查存货的数量、状况。

  通过执行上述程序,我们认为抚顺特钢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增长较快具有合理性且符合行业惯例,不同地区产品销售毛利率差异、所得税费用近年变动情况以及本期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具有合理性。

  二、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7.95亿元,同比下降55.43%,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7.09亿元,同比增长2038.90%。2023年期末,公司流动比率为1.77,较全年同期下降0.6,速动比率为1.00,较全年同期下降0.44。同时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7亿元,同比下降149.7%。此外,2023年度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2.99亿元,去年同期为2.08亿元,从产品成本分析来看,特殊钢产品成本构成项目中,折旧成本为1.89亿元,同比增长39.99%。本期公司研发费用投入为3.57亿元,资本化比重为0。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6亿元,同比大幅变动1173.22%。

  问题(一):结合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生产、项目投建、市场开拓等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情况,说明货币资金大幅减少的原因,并结合短期内债务负担加重、偿债能力指标下降及现金流流出公司的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存在偿债风险;

  公司回复:

  公司最近三年现金流量情况

  单位:万元

  ■

  1.2023年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7.95亿元,同比下降55.43%,主要原因系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0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37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的原因主要系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较上年增加,以及存入保证金减少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加,同时存货等资金占用增加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减少,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致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总体增加。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的原因主要系项目投资增加、理财减少等原因所致。2023年理财资金净支出0.51亿元,较上年同期理财资金净流入4.08亿元,减少资金流入4.59亿元。技改项目现金支出6.95亿元,较上年同期3.39亿元增加支出3.56亿元,主要系公司加大了技改项目投资所致。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的原因主要系本年净融资额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2.2023年年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7.09亿元,同比增长2038.9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根据《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的规定,公司将应在2024年偿还的长期借款调整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3.公司每年制定当年及未来5年的资金预算,结合每年的资金净流量、融资及还贷等情况,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确定项目投资规模。公司年初货币资金余额7.95亿元,剔除保证金2.2亿元后尚余5.75亿元;随时可变现的票据库存余额为12.83亿元;将在2024年到期的理财3.5亿元,合计22.08亿元。公司预计2024年经营性资金净流入约8亿元左右,2024年公司预计项目支出8.27亿元,归还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及其他7.09亿元,预计2024年末资金结余14.72亿元(含商业票据)。公司资金在不增加银行借款的前提下,可以满足借款偿还、项目投建所需,不存在偿债风险。

  问题(二):结合技改项目转固等具体情况,量化说明本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并结合近三年来固定资产折旧的金额、比例等有关情况,补充说明采用的折旧政策及年限安排,以往年度折旧是否充分计提,会计政策是否有一致性;

  公司回复:

  公司2023年度主要技改项目转固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长的原因:

  公司本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2023年度新增技改项目转固较多,且多为使用年限较短的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公司近年来为扩大高端产品产能,提升核心产品交付能力及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结构,同时提升公司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进程,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加大了技术改造项目投入,前期已投资建设项目在2023年度陆续完工并转固,详见下表。

  单位:万元

  ■

  公司各类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政策及年限安排如下:

  ■

  综上,公司2023年度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充分,会计政策具有一致性。

  问题(三):说明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内容、立项等情况及人员、资金、技术等的投入情况,以及成果形成、未来投产安排、预期经济效益等,并结合前述情况,说明资本化比重长期为0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资金投入是否合理,是否与主营业务发展相匹配;

  公司回复:公司近三年的研发项目具体情况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相关规定,同时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商业敏感信息的披露原则豁免披露。

  公司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特殊钢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基地,同时常年承担国家国防军工特殊钢新材料科研课题。公司通过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技术储备、工艺创新等方面的行业竞争优势。2021年57个研发项目发生支出(其中本年结题项目28个、新立项目7个),研发投入30,887.25万元;2022年49个研发项目发生支出(其中本年结题项目6个、新立项目21个),研发投入38,263.11万元;2023年65个研发项目发生支出(其中本年结题项目16个、新立项目12个),研发投入35,671.40万元,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原材料、能源动力、人员费用、检验费用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一无形资产》第七条等规定,公司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①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②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产品等。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不能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公司研发项目均为特殊钢产品,研发的内容主要是配料结构、加工工艺、钢材性能等。对于资本化条件之一“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公司无法可靠预计研发项目未来生产的产品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研发项目结题,不一定能批量大规模生产,即便可以规模化生产,产品经济利益的流入尚需考虑市场需求等客观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故公司研发项目支出均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同行业11家特殊钢上市公司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与本公司的处理方式一致,对当期发生的研发支出不存在资本化的情形,详见下表:

  单位:万元

  ■

  (数据来源:申万行业分类-钢铁-特钢行业上市公司年报)

  问题(四):结合公司项目投建计划及进展、资金需求、以往年度相关情况等,说明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额流出且变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回复: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6亿元,其中技改项目投资支出6.95亿元、理财资金净支出0.51亿元、其他投资活动净流入0.1亿元。

  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8.05亿元,同比变动-1173.22%,主要原因如下:

  1.2023年理财资金净支出0.51亿元,较上年同期理财资金净流入4.08亿元,减少资金流入4.59亿元。

  2.2023年理财到期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10.53亿元,购买理财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5.94亿元,收支相抵,较上年同期减少货币资金流入4.59亿元,原因主要是2023年理财市场风险加大,公司理财投资减少。

  3.技改项目现金支出6.95亿元,较上年同期3.39亿元增加支出3.56亿元,主要系公司为打破高端产品产能瓶颈,进一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加大了技改项目投资所致,2023年度工程项目投入较高的主要技改项目情况详见下表:

  单位:万元

  ■

  综上,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额流出且变动较大具有合理性。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公司上述回复的核查意见:

  我们已阅读抚顺特钢上述说明,基于我们对抚顺特钢2023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我们认为上述说明与我们在执行抚顺特钢202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了解的信息一致。

  针对上述说明,我们主要执行了如下审计程序:

  (一)货币资金

  1.了解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获取银行开户清单,对所有账户进行函证,对函证过程保持严格控制,了解货币资金具体存放情况,权属是否清晰,是否存在抵押、质押、冻结等对使用有限制款项;

  3.对货币资金余额执行分析程序,结合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情况,分析余额变动较大的合理性;

  4.获取信用报告,编制信用报告和借款、担保情况核对表,以确认借款是否均已入账,核查借款明细表,查看主要的借款合同,核查其借款金额及资金用途。

  (二)折旧计提、在建工程

  1.了解与折旧计提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检查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会计政策与上期是否保持一致,并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进行重新测算;

  3.了解与在建工程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4.复核是否存在与整体生产经营规划不符或与预算不符的异常在建工程项目;

  5.检查重要在建工程项目立项审批文件、计划投资额、重要施工合同等文件。

  (三)研发支出

  1.了解与研发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了解并检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的核算范围、核算标准、会计处理,及其所对应的研发项目、研发成果情况;如何合理划分研究与开发阶段,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获取并检查主要研发项目的立项文件、截至资产负债表日阶段性进展情况文件、费用归集明细情况等,检查研发费用的归集是否与研发项目切实相关。

  通过执行上述审计程序,我们认为抚顺特钢关于偿债风险的分析具有合理性;折旧计提充分且与会计政策具有一致性;资本化比重长期为0以及研发资金投入具有合理性且与主营业务发展匹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额流出且变动较大的原因具有合理性。

  特此公告。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四年六月十八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