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经济数据解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牙刷“刷”出大市场

  (上接A01版)扬州民生刷业日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德钢便是其中一例。“杭集世代沿袭的牙刷制作基因可能早就融入了我的血脉里。”回忆起当年从媒体辞职创立公司的情景,张德钢不禁有些感慨:“离开媒体行业,接手家里的小作坊,从只有两台旧机器、十来个人开始做牙刷产业,除了基因传承的因素外,还与小时候杭集全民经商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20世纪80年代,杭集提出“全民办工业”。一时间,牙刷厂在那里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高峰时期,当地有近万家牙刷作坊。1989年,杭集人韩国平回乡创立“三笑牙刷”。此后,“三笑牙刷”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助力当地牙刷规模化生产。到1995年,杭集成规模的牙刷企业达到200多家,牙刷产量占全国的80%左右。除此之外,“三笑牙刷”将产品直接卖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全国市场打开杭集牙刷销量。2000年,“三笑牙刷”遍布国内主要商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2003年,杭集牙刷产业迎来高光时刻。杭集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杂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牙刷之都”称号。“目前,杭集有牙刷及配套生产企业2000余家,年产牙刷75亿支,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35%以上,占我国牙刷出口总量的90%。”杭集高新区(杭集镇)经济发展局局长刘锐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在刘锐看来,杭集牙刷产业高度集聚,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一方面,牙刷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日趋完善;另一方面,品牌优势明显,杭集洗漱用品产业的国内和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 

  产业集聚的优势让总部位于广西柳州的两面针将牙刷生产线落户杭集。“公司看中的正是杭集不断壮大的牙刷产业和不断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所形成的集聚效应。”说起当年落户杭集的原因,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兰进坦言。 

  如今,杭集高新区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这意味着,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配套将更快向杭集聚集。

  运用新技术

  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我们的牙刷和酒店日用品产业,市场占有率已接近行业‘天花板’,要捅破‘天花板’,必须加速园区‘二次创业’,开启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四年前,杭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黄金勇一语道破杭集牙刷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阵痛。 

  对此,杭集加快实施“技术、节能、绿色、智能”四大改造工程,鼓励牙刷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作为杭集牙刷企业推动智能化改造的最新例证,三笑集团投产的绿色智能工厂,被视为杭集传统产业向医美日化创新集群转型升级的先行项目。“这个工厂总投资10亿元,去年4月拿地开工,12月底投产运行。”三笑集团执行董事长韩笑添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我们投用新工厂,希望通过技术革新带动企业‘二次创业’可以走得更远。” 

  刘锐介绍,三笑集团绿色智能工厂项目实现了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是“杭集速度”的典范,迈出了杭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走进三笑集团绿色智能工厂,隔着超长落地玻璃,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在宽敞明亮的大型车间里,150台机器人正同时挥舞“手臂”自动完成注塑注胶等工序。“这个工厂配备了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配合智能化管理系统,能维持产线24小时运转。”韩笑添说,“在投产后,这个工厂可日产牙刷200万支,生产效率提升了50%,库存周转率提升了100%,交货周期缩短了50%。” 

  在采访过程中,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牙刷第一股”倍加洁已率先将智能车间升级为互联网工厂,实现“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这几年,我们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投入很大。”倍加洁副总经理姜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们在企业应用软件方面的投入有1000多万元,此外,还做了一些新的体系认证。这些都是实现系统化和信息化的流程。” 

  倍加洁的智能化改造经验正在杭集地区推广。刘锐说:“推动杭集牙刷产业转型升级,标杆示范引领智能化改造是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大力推广高露洁、倍加洁等企业的智能化改造经验,加大相关软件的普及应用力度,推动中小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业务数字化转型,打造更多契合企业需求、符合产业特点的改造样板。” 

  在推动智能化改造的同时,杭集牙刷企业也在推进数字化转型。“2023年,公司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投入四成年利润用于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今年升级‘管理大脑’,打造数字工厂,冲刺2024年增长30%的目标。”张德钢说。 

  全国首个数字化牙刷团体标准4月26日在杭集发布,传递出当地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强烈信号。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相建强表示:“数字化牙刷给了传统牙刷行业和口腔护理行业一个革新的方向,希望通过标准的制定,助力更多企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增长点

  加大产品研发创新

  在“智改数转”推动杭集牙刷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产品研发创新正助力杭集牙刷企业培育新增长点、拓宽新赛道。 

  以扬州曙光牙刷厂为例,这个拥有40余年历史的牙刷厂与纳米级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发了一款用天然甘蔗炼糖剩余的秸秆料制成的全新环保牙刷,可实现100%降解。这支环保牙刷的诞生,让曙光成功进入德国、瑞典等国家的牙科诊所市场,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高端化的新道路。 

  作为“厂三代”的曙光牙刷厂厂长屠新业,回想起自己接任后研发新产品的历程,至今印象深刻:“过去,我们的产品附加值低,每支牙刷的售价只有1毛钱,用庞大的产量去赢得低端消费市场,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寻求一线生机。在与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出现过失败,也受到过质疑,但最终还是顶住压力,研发出这支环保牙刷,用创新将曙光拉出了低端市场。” 

  无独有偶。依靠创新,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新款牙刷,敲开了迪拜各大酒店的大门。“这款牙刷的刷毛采用蓖麻油提取的物质生产,比传统的尼龙刷毛更加细密柔软;刷柄则挑选生长期合适的竹子,这样更有韧性。”兰进拿着一支印有“LMZ”字样的酒店用品牙刷说,“仅这支牙刷,2021年就出口了约400万支。”

  为更好地做好产品创新,兰进表示,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专门设立创新基地,包括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以及营销创意中心等。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为支持企业创新,杭集已成功引进包括国、省、市级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50余人,申报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23家。

  刘锐表示,杭集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等合作,自主开展技术创新,积极创建国家及省市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平台、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基地,推动牙刷产业创新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