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债发行换挡 降准预期升温
● 本报记者 彭扬

  ● 本报记者 彭扬

  

  央行5月28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量平价稳,侧面印证短期流动性较为充裕。业内专家表示,从目前形势看,月末市场资金面无虞,但考虑到政府债加快发行叠加分红购汇、年中考核等,流动性面临扰动因素增加的局面,未来央行适时降准的概率加大。

  资金面延续宽松

  自5月第一个工作日起,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量已连续18个工作日保持在20亿元的“地量”水平。不少专家表示,近期公开市场操作资金投放量较小,且央行逆回购余额低于历史同期水平,显示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5月是传统的缴税大月,除了正常的月度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种缴纳外,还会进行上一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但今年5月税期高峰,市场资金面“几无波澜”,缴税大月的特征不算明显。

  “参考历史经验,5月末至6月初汇算清缴的规模约为8000亿元至10000亿元,其中5月一般略高于6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影响可能还会在未来两周有所显现。”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说。

  中邮证券分析师梁伟超表示,5月以来,市场资金面延续宽松,主要体现为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同时,流动性分层现象有所缓解——R007(银行间市场7天期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与DR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利差趋近0,DR007基本维持在1.8%的政策利率中枢附近。

  扰动因素或增多

  业内专家表示,受政府债发行缴款规模上升、企业分红购汇、金融机构年中考核等因素影响,后续市场资金面面临的扰动可能增多,但流动性总体有望维持均衡偏松状态。

  “尽管流动性充裕使得当前资金面维持自发性宽松,但可能面临所得税汇算清缴、政府债发行放量、跨月流动性指标考核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负债压力可能有所加大,并向非银机构传导,使得资金面出现一定的波动。”李一爽说。

  单从政府债角度看,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表示,本周(5月27日-31日)政府债净缴款5466亿元,明显高于前一周(5月20日-24日)的2043.5亿元,为2024年来单周净缴款规模最高。中邮证券分析师梁伟超表示,6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或超万亿元,政府债供给主要吸收的也是大行流动性,进而加大资金面波动。

  不过,机构人士预计,在整改“手工补息”和防止“资金空转”的背景下,6月资金面仍将维持均衡偏松的状态。肖金川分析,一方面,整改“手工补息”虽然带来银行负债压力变化,但从近期大行大额平价发行同业存单且仍在金融市场配债的情况看,其负债压力放大造成的资金面波动或可控。另一方面,当前市场杠杆并不高,在防止“资金空转”背景下,今年以来资金利率平稳但偏高,R007和DR007始终运行在7天逆回购利率之上,偏低的杠杆为债市提供了应对资金面短期波动的安全垫。

  降准对冲概率加大

  伴随政府债发行放量,市场对降准的讨论也重新多了起来。有专家表示,如果政府债发行持续上量,央行有可能采取降准等相对积极的手段进行对冲,以降低财政发债对资金面的冲击。

  肖金川认为,今年以来,央行多次提及“降准仍有空间”“搭配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降准配合政府债发行的概率较大,对资金面的扰动也相应更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政府债供给逐步放量,或对资金面形成脉冲式的影响,资金利率中枢或出现小幅抬升。但考虑到本轮政府债的整体供给压力或不会达到去年下半年的高峰水平,资金面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出现极度紧张状态的可能性较低。

  也有专家认为,当下降准降息概率皆有所提升。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表示,央行降准的时点可能发生在政府债加速发行期间,其目的是帮助政府债顺利发行。从降息时点看,近期海外货币政策预期波动转“鸽”,降息窗口可能逐渐打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