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监会出台
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中国证监会5月15日消息,证监会制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10月8日起正式实施。《管理规定》提出加强高频交易监管等内容,旨在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管理规定》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的总体思路,对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市场通常称为“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方位、系统性规定,是强化市场交易行为监管的重要举措。

  加强高频交易监管

  《管理规定》指出,程序化交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相关活动应遵循公平原则,不得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扰乱正常交易秩序。

  《管理规定》明确,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应按规定报告账户基本信息、资金信息、交易信息、软件信息等信息,并落实“先报告、后交易”要求,在履行报告义务后方可进行程序化交易。

  此外,《管理规定》提出,加强高频交易监管。《管理规定》明确了高频交易的定义,并从报告信息、收费、交易监控等方面提出差异化监管要求。《管理规定》明确,程序化交易相关机构和个人违反有关规定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根据规定采取管理措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进行处罚。

  加强行为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管理规定》的出台是证监会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加强行为监管的重要体现,具有长远、积极的意义。

  证监会高度重视程序化交易监管工作。此次《管理规定》的发布,是证监会首次出台针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规则,初步建立起程序化交易监管的总框架。

  业内人士认为,《管理规定》相关内容和具体措施有利于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提升市场公平,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多家头部机构表示,下一步将按照规定要求主动优化投资策略,依法合规参与市场交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