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用户中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高法:
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功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投资者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不仅事关投资信心的维护,更决定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5月15日在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致辞时表示,证券行政监管与证券司法审判是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两大主要力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行政监管和证券司法的中心任务。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加强与证监会的监管协作,共同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

  刘贵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切实履行证券审判工作职责,通过审判规则制定和个案裁判,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控金融风险,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加强与证监会的协同治理,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建设、证券虚假陈述案件取证、证券代表人诉讼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协作,建立了畅通的协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协同治理效果。

  对于下一步计划,他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将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宣传投资者保护理念。财务造假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也是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证券中介机构是发行注册制背景下市场与投资者的“看门人”,财务造假通常伴随着中介机构未尽“看门人”责任。“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将发布一批针对中介机构财务造假的典型案例,借此来警示引导市场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他说。

  强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功能,形成投资者保护合力。在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建立的资本市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基础上,继续大力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开展工作,紧密依靠市场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市场专业资源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大力推广证券示范判决机制,通过证券示范判决所确立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标准,引导其他当事人通过多元化解机制解决纠纷,加大对证券期货纠纷特别是群体性案件的柔性化解力度。

  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首先,要与证监会共同推动集体诉讼制度的常态化开展,让财务造假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中小投资者的损失得到及时有效弥补,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充分发挥代表人诉讼制度对投资者保护的示范作用。其次是加强与监管部门协同,强化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的衔接配合,共同致力于惩罚资本市场违法犯罪,净化资本市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 1分 很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非常差,太令人失望了!
  • 2分 不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不好,不能满足要求。
  • 3分 一般
    商品样式和质量感觉一般。
  • 4分 满意
    商品样式和质量都比较满意,符合我的期望。
  • 5分 非常满意
    我很喜欢!商品样式和质量都很满意,太棒了!
点击星星就可以评分了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