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0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000158                证券简称:常山北明                公告编号:2024-028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一季度报告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三)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适用 □不适用

  ■

  二、股东信息

  (一) 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三、其他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1.2024年1月24日公司原董事会秘书张莉女士因家庭原因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在公司董事会聘任新的董事会秘书之前,暂由公司副总经理李瑞平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2024年1月26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关于公司董事会秘书辞职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4)。

  2.2024年2月8日,公司收到土储中心支付的部分土地补偿金100,152,618.36元。2021年和2023年公司已依据石收储2009(02)号补充合同、《石家庄市土地储备中心关于〔2022〕029号地块有关情况的复函》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将28,005.552517万元确认为政府补助,并分别计入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损益,本次收到土地补偿金事项不会对2024年度损益造成影响,但将增加公司现金储备,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积极影响。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2024年2月19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关于收到土地补偿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6)。

  3.2024年2月26日公司原董事长吴宁先生因组织安排,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详见公司在2024年2月27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关于公司董事长辞职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7)。

  4.公司于2024年3月19日召开董事会八届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选举秘勇先生为公司董事长,任期与第八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2024年3月20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董事会八届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4-012)。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 财务报表

  1、合并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03月31日

  单位:元

  ■

  法定代表人:秘勇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曹金霞      会计机构负责人:曹金霞

  2、合并利润表

  单位:元

  ■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为:元。

  法定代表人:秘勇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曹金霞    会计机构负责人:曹金霞

  3、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

  (二) 2024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审计报告

  第一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04月26日

  证券代码:000158  证券简称:常山北明  公告编号:2024-031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八届三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八届三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4月22日以邮件和专人送达方式发出通知,于2024年4月26日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大街34号公司四楼会议室,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会议由监事会主席侯光华先生主持,会议应到监事3人,实到3人。本次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审议通过了董事会八届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有关议案。

  一、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会议认为,报告中所披露的情况属实,财务报告如实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维护了公司及股东利益。

  二、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能更加公允地反映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使公司的会计信息更具合理性,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特此公告。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4年4月30日

  证券代码:000158证券简称:常山北明  公告编号:2024-030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八届三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八届三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4月22日以书面和邮件方式发出通知,于2024年4月26日在公司四楼会议室,以现场加通讯会议方式召开。应到董事11人,实到董事11人。公司董事长秘勇先生主持会议,公司监事、高管列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

  一、审议通过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表决结果:同意11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具体内容详见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编号:2024-028)。

  二、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11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具体内容详见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9)。

  特此公告。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4月30日

  证券代码:000158证券简称:常山北明  公告编号:2024-029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召开的董事会八届三十二次会议,以全票赞成通过了《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

  为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一一业务办理》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截止2024年3月末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总金额和计入的报告期间经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对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后,公司2024年1-3月合并报表范围内计提及转回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2,269万元,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23.59%。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人民币万元

  ■

  注:以上2024年1-3月份计提减值金额为抵减本期转回后的计提减值净额。

  本次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计入的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说明

  (一)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情况说明

  1.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金融工具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公司对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应收款项单独确定其信用损失。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应收款项外,公司基于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1)应收账款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

  对于划分为组合1的应收账款,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对于划分为组合2的应收账款,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对于划分为组合3的应收账款,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该组合预期信用损失为0%。

  (2)其他应收款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

  对于划分为组合1的其他应收款,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对于划分为组合2的其他应收款,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对于划分为组合3的其他应收款,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该组合预期信用损失为0%。

  (3)应收票据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

  对于划分为组合1的应收票据,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该组合预期信用损失为0%。对于划分为组合2的应收票据,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2.转回坏账准备情况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共转回信用减值损失2,764万元。

  (二)合同资产的减值情况说明

  1.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合同资产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减值准备。无论是否包含重大融资成分,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均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如果该预期信用损失大于当前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将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反之则确认为减值利得。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合同资产无法收回,经批准予以核销。

  2.计提合同资产减值情况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对合同资产计提减值损失495万元。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本次整体转回资产减值准备2,269万元,共增加2024年1-3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11万元,并相应增加报告期末所有者权益,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23.59%。以上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能更加公允地反映2024年3月末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使公司的会计信息更具合理性,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四、审计委员会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说明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依据充分,公司财务报表能够更加公允地反映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使公司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合理性。

  五、监事会意见

  监事会认为: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能更加公允地反映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使公司的会计信息更具合理性,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六、备查文件

  1、公司董事会八届三十二次会议决议;

  2、公司监事会八届三十二次会议决议;

  3、审计委员会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性说明。

  特此公告。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4月30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